“大换血”背后衍生“大生意” 深圳公交率先实现纯电动车全覆盖(2)

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的新能源购车补贴,以2018为例,深圳市交委还分三批次对44家的士企业的8257辆纯电动的士,给予每辆车16.48万元一次性超额减排奖

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的新能源购车补贴,以2018为例,深圳市交委还分三批次对44家的士企业的8257辆纯电动的士,给予每辆车16.48万元一次性超额减排奖励,合计共13.61亿元。对于企业来讲,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弥补了新能源置换带来的经济损失。

“大换血”背后衍生“大生意” 深圳公交率先实现纯电动车全覆盖

深圳市出租汽车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 郑永志:现在购买一辆车是7万9,但一辆车出厂价是30来万,所以,政府对我们的支持力度还是挺大的。

深圳市交委表示,截至目前深圳市共有的士总数21077辆,其中已落地运营的纯电动的士共19564辆,占比92.82%,另有一千余辆正在办理购置手续等,有望在年底前完成置换。

事实上,近几年来,北京、杭州、三亚等多个城市都已明确发布的士电动化比例要求,但在全国范围内,目前只有山西省太原市实现的士全部电动化。

充电桩行业前景广阔 多个配套问题亟待解决

范瑞亭曾在的士公司工作了十几年,几年前退休,刚好赶上深圳市推行的士“油改电”。离职时,他所在的公司引进了一批新能源小汽车,几个月过去,范瑞亭回到公司遛弯却发现一台都没被开走。

深圳市丰华集祥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范瑞亭:港龙是率先要换新能源车的,我们的车差不多在比亚迪停了可能有一年,却无人问津。充电桩太少了,充电桩不够的话,新能源车是跑不起来的,司机心里没有底。当时在搞的时候,也走访了周边的充电桩情况,晚上充电桩都是排队,而且全部是比亚迪的充电桩,所以,这是个商机。

“大换血”背后衍生“大生意” 深圳公交率先实现纯电动车全覆盖

范瑞亭和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家充电桩运营企业,今年2月正式投入运营。目前,他们一共有五个规模较大的充电站,每个充电桩配备近100个的士充电桩。

深圳市丰华集祥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许遵铭:每天就两个时间段,它不是平均24小时那种。所以,量方面还是有一点限制的,收益大概是每月一百多万服务费。

2016年以前,在深圳从事充电桩建设的公司只有5家左右,现在则有十多家。吕鸿所在的企业目前已在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建设了快速充电网络,她告诉记者,充电桩建设本身无疑是一门前景光明的生意,但运营难度较大,充电桩规模铺设的门槛较高,投资规模大且回收周期长,而其中最考验企业的是供电和土地,这在土地资源较为紧张的深圳尤为明显。

上海鼎充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吕鸿:场地是非常难找的,适合建充电设施同时又交通方便的场地非常难找,从运营成本来看,它的租金能够占到30% 、40%的样子,还有就是找到场地以后增容也非常难,增容的手续包括增容的过程非常长。

“大换血”背后衍生“大生意” 深圳公交率先实现纯电动车全覆盖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为了加快快速充电网络的建设,行业中已经催生了一定的分工,有些企业负责生产电桩、有些负责网络开拓、有些则只负责后期运营,也有一些企业目前正在努力打造充电站综合体,司机等待充电的时间一般在一个小时以上。等待期间,司机既可以在充电站用餐、修车,也可以在休息室休息、参与体育活动等,多元化的增值服务未来也有望为运营企业带来更多收益。

“大换血”背后衍生“大生意” 深圳公交率先实现纯电动车全覆盖

上海鼎充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吕鸿:用电动车代替燃油车是大势所趋,刚性的需求其实是在的,它需要我们更好地用整体产业互联的思维,整合的思维。最终给终端客户提供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

深圳市交委提供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市各区共有出租车用充电桩8900个,行业仍存一定缺口,未来还需建设至少3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