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IT资本押宝造车 是潮流还是市场泡沫?

业内表示,在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但随着各大IT资本的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的竞争也将变得越来越激烈。

各路IT资本押宝造车 是潮流还是市场泡沫?

新能源汽车正成为各大资本追逐的对象。继创维创始人黄宏生几年前就投资新能源汽车,以及格力电器董事长、总裁董明珠携众多资本近日以个人名义投资新能源汽车之后,又有一家IT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日前,通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对外公布,公司于今年7月份成功收购珠海广通客车70%的股份,组建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业内表示,在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但随着各大IT资本的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的竞争也将变得越来越激烈。

IT资本扎堆造车

近日,中兴通讯成功收购广通客车,通过组建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而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未来将围绕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以及车联网应用、大数据、自动驾驶、云计算中心的系统研发与建设运营,打造全新产业板块。

事实上IT企业造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过去一年多里,各巨头都有自己的动作,阿里巴巴集团和上汽集团合作设立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百度和宝马合作无人驾驶,去年乌镇互联网大会上晒出自己的车,腾讯则与富士康、和谐汽车共同签订协议,在河南省郑州市积极展开“互联网+智能电动车”领域的创新合作。其中独立造车的IT企业也有不少,从高仿特斯拉的游侠汽车,到汽车之家、易车网、京东等一众资本支持的蔚来汽车,再到今年亮相北京车展的乐视超级汽车。

更为“吸睛”的是,另外一家国内知名企业格力电器董事长、总裁董明珠12月对外宣布,以个人投资方式投资珠海银隆,连同万达集团、中集集团、北京燕赵汇金国际投资公司、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共投资30亿元,获得珠海银隆22.388%股权,共同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

汽车=超级移动终端

虽然IT企业造车势如破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IT企业造车是头脑发热的产物,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顺应趋势。国家力推进“互联网+”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推出了一系列补贴和鼓励政策,尤其是“十三五规划”更是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重中之重。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大数据、云计算等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汽车将成为应用这些最新科技成果的最佳载体之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汽车“应运而生”。

第二,IT企业就是要抢占所有有屏幕的地方。作为数量仅次于智能手机但售价远高于智能手机的工具,今后的汽车,在互联网应用方面的功能将远超智能手机,且利润更加丰厚。以后在车里,不仅能通信,还能与网络交换数据、娱乐,享受便利的导航、位置服务、语音交互技术等。

第三,拥有广阔的市场。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汽车与其联系正越来越紧密。当汽车未来变为最大的移动终端之后,将优化整个汽车产业链,整合售后服务、车载诊断、车辆保险、汽配维修、二手车买卖、电商金融、娱乐休闲、消费预定、数字地图、即时通讯等业务。由此创造的软硬件以及服务领域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数千亿元的级别。并且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存量经济效应愈发突出。

IT企业造车之路艰难曲折

虽然IT企业造车不是来搅局,但是要想颠覆传统的汽车行业也是一条漫长路。相比传统车企,除了在自己擅长的IT领域上占尽优势之外,IT企业造车面临着制造技术欠缺、制造资质门槛高等多种难题。

研发汽车绝非一日之功,这是一项资金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其中随便一个项目,动不动就需要上亿元的资金投入。一辆汽车的完成,并不是像手机一样,买来组装就可以,作为除去极少数富豪的私人飞机、游艇之外,最昂贵最复杂的的民用工业品,汽车的复杂程度远高于任何一台消费电子设备。苹果汽车在收购迈凯轮失败之后一个月便宣布停止汽车研发仅保留自动驾驶项目,而特斯拉的首款汽车上市则花去了前前后后10年时间。这说明,车,不是那么好造的。

不过,凡事有弊也有利,互联网对于日常生活的改变已经走进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革命对于汽车行业的影响一定是重大而深远的。从这一个出发点来看,IT企业发挥自己在软件硬件开发上的先天优势,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准确迎合汽车市场的子系统供应商,让汽车更好更快的信息化,互联网化,才是IT企业应该面对的全新市场。

对于IT资本而言,汽车的世界大门已经打开。别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