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能源汽车政策和市场一路向好 中国领先全球(2)

点评: 《管理规定》是本年度最重要的产业政策之一。该政策最大特点是强调自主研发能力、制造能力、售后体系等,表面上门槛放开,事实上准入门槛

点评:《管理规定》是本年度最重要的产业政策之一。该政策最大特点是强调自主研发能力、制造能力、售后体系等,表面上门槛放开,事实上准入门槛很高。按照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调研员吴卫的说法,该政策的出台不是鼓励企业进入该行业,更重要的是提醒企业不要盲目进入。

锂电池生产设门槛

9月6日,工信部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规范条件》要求企业电池年产能不低于1亿瓦时;正极材料年产能不低于2000吨;负极材料年产能不低于2000吨;隔膜年产能不低于2000万平方米; 电解液年产能不低于2000吨,电解质产能不低于500吨。企业申报时上一年实际产量不低于实际产能的50%。

点评:相比工信部在《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规定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单体生产企业年产能不低于2亿瓦时的要求,《规范条件》相对较低,这样能有效防止部分企业一窝蜂发展汽车动力蓄电池,为储能和消费型锂离子电池保留了空间。业内人士认为,该政策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了规定,不仅把控新进入的企业,还要求现有未达标的企业进行整改,这样能从根源上避免质量较低的产品扰乱市场。

充电设施目标明确

10月9日,《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以下简称《发展指南》)发布。《发展指南》指出,根据需求预测结果,按照适度超前原则明确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点评:《发展指南》是今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中另一里程碑式的重要政策。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童光毅表示,称之为“发展指南”说明其为指导性质而非硬性要求,各省市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在具体数字上进行适度调整,并结合当地城市规划制定出充电设施发展规划。不过,童光毅指出,《发展指南》对规划出台时间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在2016年3月底之前发布相应的专项规划,并出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