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要完善新能源车国家创新体系

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三中全会决议想的很清楚,所谓更好就是不要像过去那样,政府什么事都管。我们现在实际上花了很多钱,但是效果不是那么好。

1月13-14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以下简称“百人会”)年度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成立于2014年5月的百人会一直备受业内外关注,此次论坛更是被看作一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盛会。论坛将以“产业发展新生态”为主题,由百人会闭门会议、高端论坛、以及六个专题论坛组成,发布百人会目前阶段性研究成果,为政府、厂商、专家学者就中国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本次论坛将围绕“电动汽车大规模进入家庭、动力电池的现状与发展、低速电动汽车发展方向、新能源公交车产业化、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电动交通一体化与互联网”六大课题,进行平行论坛。

以下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家吴敬琏现场发言。

吴敬琏:我讲一个新常态国家创新体系。其实是两部分,第一个部分讲一讲当前总的形势。另外讲一讲,对应这种新的形势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我们国家的创新体系。先讲第一方面的问题,从去年以来对于中国现在面临的经济态势,中国党政领导给它做了一个界定就是中国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这个新常态有各种各样的文章,我看这些文章以后,大概可以把新常态的内容或者特征归结为两点:

第一,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降温,进入一个下行的通道。从高速增长的状态转向了中高速增长。这个趋势今后可能还要继续,可能还要进一步变成中速增长。

第二个特点,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的集约增长。但是我们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两个特征,现在的状态你可以发现这两个特征它的进入进度是有很大差别的。

第一个特征已经是现实了,从去年以来这种GDP增长速度的下行的趋势已经是一个显示了。绝大多数人对这一点也有共识,可能也有少数人认为中国的增长率是8%甚至更高,之所以没有达到是主观能力不够或者宏观经济政策不好,有这样看法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都很少。对这一点它是一个现实的状态,不管人的愿望如何,它都是不可逆转的,这一点有共识。

但是第二点,中国经济发展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发展,转向质量效益型的集约发展,这个是我们一种期望的目标,它并没有成为现实,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如果我们只是实现了第一点,而第二点不能实现,那么至少有这么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你增长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动力它发生了衰减,如果不能用效率的提高去做补充的话,那么原来由于数量扩张所掩盖的各种经济的社会的矛盾都会暴露出来。那么就会造成很大的问题。

第二点,如果原有的驱动经济发展的动力衰减了,而效率没有得到提高,这种下行的趋势就会不断地加剧。那么它就下行的速度太快,就所谓出现失速的现象,这个飞机飞在半空中,速度突然一下非常快的降低,这个飞机就出问题了。所以,在承认经济下行是一个客观因素决定的一个趋势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实现这个第二个特征,只有具备这两个特征同时具备,这才是我们所希望见到的新常态。

如果只有第一个特征,而没有第二个特征,它是稳不住的,而如果真出现了2009年初期那样,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的两位领导人提出世界经济的新常态,如果实现的话,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不好的结果,他们说世界经济经过长期的箫条没有实现。我们现在说这个新常态显然不是09年这两位先生所说的新常态。

现在我们要努力地实现我们这个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就是要促进创新,要优化结构总体来说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克服所谓三期一叠加所造成的各种矛盾,三期叠加是2013年到2014年的时候的中国党政领导对于我们的态势判断,这是三期叠加在一块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三期叠加就是第一个期增长速度的换挡期,速度下降。第二期叫做结构调整镇痛期,所谓结构调整跟讲发展方式转型是同一个意义。结构要优化,我们原来结构存在很大的问题,结构的优化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它要经历很多痛苦是一个镇痛期。第三个期就叫做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

前一段时候我们常常以为增速下降,是可以用宏观的经济政策,用刺激政策把它拉起来的,从2009年4万亿投资,10万亿贷款,我们现在要消化。这些问题能够解决这些矛盾,能够缓慢的它根本上说就是要依靠效率的提高,依靠发展方式的转型。所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就成为我们现在要确立一个符合我们愿望的一个新常态的关键,我要努力做到这一点。

问题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或者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这不是一个新提出来的问题,不是这两年提出来的问题,而是今年正好是20年,这是1995年制定第九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提出的问题,还是一直没有得到实现。这里的关键问题就是我们能不能建立起一个比较好的体制,用2003年的中国十六6届三中全会决议说能不能消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就我们今天所讨论的问题来说,消除体制性障碍,建立一个好的体制,我认为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建立和优化改善我们的国家创新体系。这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创新活动是越来越活跃,特别是近年来,这个技术发明像雨后春笋一般,特别是跟网络相关的,跟移动互联网相关的各产业,这些80后甚至90后,他们对于未来充满着希望,确实这个技术创新是活跃起来了,但是你回头来看,这些创造发明的产业化状态就很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