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明高:新能源技术路线图2020年效果显现(2)
这是功率和中间核心问题,是燃料电池的耐久性和成本,这是燃料电池耐久性逐步提升的指标。这是燃料电池技术总体技术路线图,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刚才说的耐久性指标对商用车来讲,2020年要达到40万公里,成本对12米大客车为代表,在150万以内,接近纯电动大客车的水平。到2030年耐久性要达到100万公里,成本降到60万以内。这中间最关键的就是燃料电池2020年是个最典型的指标,一个是材料成本,成本是我们很重要的指标。在规模小的时候成本很难降下来,我们规划2020年要到一千块钱,达到国际通行5000小时全球的统一目标。体积比功率是完全跟丰田燃料电池指标对标的一些指标,到2020年我们要达到这些指标。另外商用车的耐久性要跟巴德这样的公司对标。这是燃料电池汽车总结归纳出来的基础前站应用、基础示范、共性平台,其中已经列入了国家重点专项。
第四,智能网联汽车总体思路,近期推进以自主环境感知为主,网联信息服务为辅的部分自动驾驶应用。中期重点形成网联式环境感知能力,实现可在复杂工矿下的半自动驾驶。远期推动可实现V2X协同控制、具备高度/完全自动驾驶。这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目标、技术路径和技术重点。
我重点要介绍一下因为智能网联汽车是新的东西,所以我们专家归纳出来了技术构架,我们叫“两纵三横”,两纵是车载平台和基础设施,三横是车辆信息技术。第二部分是信息交互的关键技术,包括V2X通讯技术,云平台大数据技术以及信息安全技术。第三部分是基础支撑,包括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地位,我们对所有技术都制定了详细的技术路线图。只说总体挑出其中乘用车的里程碑。智能网联分为自主式和协同式,主要是整车自主的智能化,协同式是通过网络来进行相关的控制。所以我们作出两个坐标:智能化和网联化。现在是辅助驾驶推广期,2018年有条件自动驾驶推广,2025年之后完全自动驾驶开始推广。就跟刚才说的初期是通过网联信息辅助,新技术属于最多的,也是急需加强和提高的。第五个是动力电池技术,动力电池有两个基本思路,第一个就是近中期以开发新型锂离子电池为重点,提升安全性和寿命等关键技术,同步开展新体系电池研发。我们当前仍然是以锂离子动力电池为重点,显着的提高能量必读,降低成本,但也有安全性相关的问题。这是动力电池技术总体的发展目标、技术路线和发展重点。这重点提到了纯电动汽车的能量,还有成本。
所以我重点说一下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图,这个技术路线图经过行业的多次研讨,也经过了国家领导人报告的认可。关于这个路线图中间提的指标不能说全体专家都很一致,仍然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是这个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了。所以我们目前的指标是单体,2020年是最重要的,单体350瓦/时每公斤,系统250瓦/时每公斤。现在350和250应该说是可以做到的,至少在技术上2020年能够做到。关键的问题是相干的安全性、耐久性两大技术必须突破。所以这是我们下一步要重点做工作的内容。指标好提,实施挑战非常大,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这是动力电池基础前瞻、示范、产业化等等就不介绍了。我只介绍有限行动项,动力电池是我们要全力突破的,也是全球都在共同努力的。
第六个是轻量化技术,近期主要是高强钢和超高强钢,中期是发展第三汽车钢和铝合金技术,远期是镁合金和碳纤维。这是轻量化技术总体发展目标、技术路径和重点。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整车的减重,2020年较2015年减重10%,2030年是按整车质量进行的。所以相应的我们要对高强钢、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都提出了具体的指标。我想挑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车身轻量话,因为车身主要是材料、结构的轻量化技术。动力是电动化技术,车身主要是轻量化技术。所以车身对轻量化来讲是重中之重。
在这里我们提出的指标是2025年减重18%,2030年是40%,2020年是30%。所以我们要利用铝镁合金和碳纤维,要大幅度的提高比例。这是轻量化技术一系列列出来的项目,和下一步要重点研发的方向。
最后是汽车制造技术。汽车制造技术总体思路是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优质制造、快速制造,核心是要全面提质、增效、降耗。第二,制造技术核心是新型的铝镁合金材料,这些轻量化材料技术是我们的重中之重。这是汽车制造技术总体发展目标,很重要的是单位GDP的能耗主要体现在制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后工程不良率的比例要大幅度下降。下面举例说明一下车身覆盖件轻量化材料技术,在这些制造工艺里头主要是铝镁合金占的比例要逐步的提升。另外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技术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力争使车体减重幅度主要靠这个,碳纤维的整体等等,尤其是新一代的制造技术,包括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现在工信部刚刚成立增材制造国家创新中心,重点领域就是节能汽车。这是关于制造技术相关基础前瞻应用技术示范工艺平台。重点是车身轻量化的技术。这就是我要介绍的分领域的路线图。
最后做一个小结,这是我们的保障措施,我们希望能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再建设领导小组,希望组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这都是我们的重点目标。最后本技术路线图实施的效果,就是最前面讲到的碳排放,实现这些技术之后我们实施的效果会在2020年开始显现,碳排放持续上升,如果有电网的配合我们会继续大幅度的下降。
谢谢各位!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