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计划新增近15万辆新能源公交车

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兼运输服务司司长刘小明在会上明确表态,要进一步优先发展新能源公交车,按照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新能源车要达到20万辆。

“十三五”期间计划新增近15万辆新能源公交车

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受到公众高度关注。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兼运输服务司司长刘小明在会上明确表态,要进一步优先发展新能源公交车,按照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新能源车要达到20万辆。 

在“优先发展”新能源车和城市交通的双重命题下,新能源公交市场必将迎来新的突破。大力发展新能源车,还有哪些关键环节亟待突破?面对乐观的市场预期,客车企业如何乘势而上?

新能源公交获“优先发展”定调 

当天的记者会上,刘小明谈到新能源车的推广应用和发展公共交通问题时,用了两个特殊的形容词——“十分重要、优先发展”。由此,业界再次确认,新能源公交车即将迎来又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几年来,国务院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新能源车发展的政策,特别是在公共交通新能源车发展方面,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硬任务,督促、鼓励各地政府做好相应工作。

这其中,去年3月18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就是行业影响力最大的政策之一。交通运输部明确提出,未来公共交通优先推广新能源汽车,力争在限行、限购和运营权等方面为新能源汽车“松绑”;城市公交车、出租汽车运营权优先授予新能源汽车,并向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程度高的交通运输企业倾斜或成立专门的新能源汽车运输企业。

刘小明表示,下一步,在推进“公交优先”战略的同时,还要进一步优先发展新能源公交车。按照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新能源车要达到20万辆。

20万辆的推广应用目标、“优先发展”的发展定位,交通运输部的表态既让公交行业压力、动力俱增,也让新能源公交产业信心大涨。

牵住充电设施建设“牛鼻子” 

近3年来,我国一直处于新能源车推广应用的高峰期,当前状况离“十三五”时期20万辆目标还有多远?参考全国城市前几年的推广速度和进度,这是一道颇有压力的命题。

尽管具体统计数据还未出炉,但今年1月20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在公务车论坛上透露的信息是: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新能源公交车总数将近6万辆。这意味着在未来5年时间内,新能源公交车数量将新增近15万辆。

对于市场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目标数字,但同时也意味着压力,毕竟新能源车的推广不光需要政策的刺激,市场所发挥的力量更是决定推广速度的主要原因。

从部分城市当前的应用进度或许可以得出某些启示。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鼓励下,新能源公交车推广试点城市的步伐走得相对更快,例如杭州目前新能源公交车已经达到1600余辆,新能源公交车的数量已经超过全市公交车总量的30%。

然而,从具体情况来看,新能源公交车的推广并非想象中那么一帆风顺。

前不久,审计署点名新能源车推广问题就令北京颇为尴尬——根据《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2015年工作措施》要求,北京市2015年应更新2500辆公交车,并建设与更新电驱动车辆相配套的172个充电桩,然而截至去年年末,全市仅完成194辆车的更新任务,充电桩仅建成4个。

在环保意识和行动上常为表率的首都北京,在新能源公交车的推广上遇到什么难题?审计署对北京未能完成任务的原因作出的说明是“协调机制不完善、购车招标投标程序复杂,公交车充电桩建设缺乏行业主管部门的统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