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下调油气电价获关注 新能源车补贴新规引热议(2)

“地补”取消改为“补电”补贴转型获肯定 《通知》明确,过渡期结束后地方不再对新能源汽车(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给予购置补贴,将购置补贴集

“地补”取消改为“补电”补贴转型获肯定

《通知》明确,过渡期结束后地方不再对新能源汽车(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给予购置补贴,将购置补贴集中用于支持充电(加氢)等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环节。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表示,新政将新能源汽车从电动汽车扩大到了其他能源领域,鼓励多种能源的利用,是一大进步之一。

《光明日报》以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创新提出“e精灵”智能电插座解决方案等举例,认为改购置补贴为支持配套建设,将消除“消费痛点”。此外,还援引业内人士观点称,今年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节点,消费者层面最关心的续航里程等痛点有望消失。

部分媒体及专家关注补贴转型实施方式及效果。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谭浩俊认为,由“地补”到“电补”的转变符合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但是,退坡后保留的补贴和转型到充电设施方面的补贴,如何使用、怎样使用才能更有效果,值得思考。谭浩俊称,新能源汽车补贴,问题不只是出在补贴本身,更在于补贴方式。所以,补贴也要精准,要对症下药。

三代核电首批项目试行上网电价发布 核电经济性获探讨

4月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三代核电首批项目试行上网电价,广东台山、浙江三门、山东海阳一期核电项目试行价格分别按照每千瓦时0.4350元、0.4203元、0.4151元执行,试行价格从项目投产之日起至2021年底。同日,在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我国三代核电经济性及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表明,按现行核电电价条件测算,首批投产运行的三代核电项目上网电价均在0.50元/千瓦时左右。

测算电价与试行电价有差距 首批三代核电项目高成本引聚焦

中国核电表示,三代核电上网电价基本符合预期。不过,财新网援引中国核电董事长陈桦的话称,三代核电首批项目单位造价高于二代核电项目,预计后期内部收益率将下降到7%左右,无法达到此前预期的8%。大多数媒体报道则认为,当前三代核电首批项目试行上网电价与测算电价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试行上网电价低于业内预期。

至此,舆论场上出现对于三代核电盈利能力、发展三代核电到底值不值的讨论。中国能源网称,这将给核电的经济性和竞争力打上问号。微信公众号“能源杂志”也指出,在这一电价标准下,首批三代核电项目面临盈利挑战,该公众号还援引一名专家的观点称,在此条件下,首批三代核电项目“仅能保本微利”“投资收益可能还不如银行存款利息”。

首批三代核电项目建设成本高已是不争的事实。据悉,由于安全、技术、装备等各方面因素,三代核电首批依托项目单位造价明显高于二代核电,在当前试行上网电价下,投产后料将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徐玉明认为,在降低全社会用能成本的背景下,预期后续三代核电上网电价仍会走低,“核电行业不能只顾发展,而不考虑成本与经济性”。

业界认为 规模化发展是核电经济性问题的解决正途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分析,三代核电远期规模化发展后,还具备继续降低投资成本的潜力。《我国三代核电经济性及市场竞争力研究》指出,规模化建设的三代核电预期上网电价将降至每千瓦时0.40元左右。此外,规模化发展核电,无论是对于降低核电成本,还是提高清洁能源消费占比,都大有裨益。

中国电力新闻网指出,要实现三代核电规模化发展,就要稳步推进核电建设。值得注意的是,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4月1日在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表示:“今年会有核电项目陆续开工建设”。《经济参考报》、界面新闻网等报道称,时隔三年后核电审批“重启”首获官方确认。当日,核电重启的消息大幅提振核电板块,核电概念股直线拉升,核电板块指数大幅上涨。

舆论认为核电应主动适应市场竞争 降低对政策依赖

在核能发展高峰论坛上,核电业界讨论认为,国家对核电的政策支持只会越来越弱,核电越来越需要或者说是不得不拥抱市场。舆论也一致认为,核电行业要保持高效发展,需要审视自身发展,主动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要求,加强成本控制,从而提高经济性和竞争力。

《经济参考报》援引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观点指出,在全球化石能源价格下行、新能源成本持续下降的大环境下,今后核电发展的市场空间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电的经济竞争力。核电行业要增强成本意识和市场意识,主动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要求,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国家能源局中国核电发展中心副主任荣健表示,核电要降低对政策的依赖,提高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效益。(徐丽萍 崔丽荣 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