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的新能源车什么样?工信部十年战略透露什么?

到2025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不仅要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而且年销量要达3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那么,10年间中国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该怎样发展?2025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应该是什么样?

10年后的新能源车什么样?工信部十年战略目标透露了什么?

5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3个10年的“三步走”战略。几天后,工信部又对《中国制造2025》中有关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10年战略目标进行了详细解读。

到2025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不仅要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而且年销量要达3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那么,10年间中国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该怎样发展?2025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应该是什么样?

本期记者为读者解读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10年战略发展宏图。

战略目标——时间紧迫气魄雄大

(一)纯电动和插电混动

产销量市场占有率双提高:到2020年,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70%以上;到2025年,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3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

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到2020年,打造明星车型,进入全球销量排名前10,新能源客车实现批量出口;到2025年,2家整车企业销量进入世界前10。海外销售占总销量的10%。

配套能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市场占有率80%;到2025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系统实现批量出口。

逐步实现车辆信息化、智能化:到2020年,实现车-车、车-设施之间信息化;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实现区域试点。

(二)燃料电池汽车

关键材料、零部件逐步国产化:到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批量化生产的质量控制和保证能力;到2025年,实现高品质关键材料、零部件实现国产化和批量供应。

燃料电池堆和整车性能逐步提升:到2020年,燃料电池堆寿命达到5000小时,功率密度超过2.5千瓦/升,整车耐久性到达15万公里,续驶里程500公里,加氢时间3分钟,冷启动温度低于-30℃;到2025年,燃料电池堆系统可靠性和经济性大幅提高,和传统汽车、电动汽车相比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批量生产和市场化推广。

燃料电池汽车运行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20年,生产1000辆燃料电池汽车并进行示范运行;到2025年,制氢、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区域小规模运行。

(三)节能汽车

到2020年,乘用车(含新能源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5升/100公里,2025年,降至4升/100公里左右。到2020年,商用车新车油耗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到2025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