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推出21万低端电动车 中国市场该惊醒?(2)

其次,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还不是完全市场化的,比如有的地方还设有地方目录,比如大量的政府采购和集团采购还是优先考虑国内甚至本地的新能

特斯拉

其次,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还不是完全市场化的,比如有的地方还设有地方目录,比如大量的政府采购和集团采购还是优先考虑国内甚至本地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这样的产品对并未完全市场化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讲影响有限。

最后,国内新能源汽车价格还有比加大的下降空间,再加上国内多级政府的补贴之后,在性价比上,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与特斯拉即将推出来的21万的车还是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的。因此,总的来讲,特斯拉推出21万的产品对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利好的事情。

墨柯:按照Model s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的价格情况来看,特斯拉21万的车到中国市场估计售价在30万元左右,而且不享受补贴。总体来说还是偏贵的,对比亚迪等车企会有一定程度的打击,但不会太厉害。另外,当传统汽车看待的话,也不利于它进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市场。

比亚迪-腾势享受补贴之后不到30万元。价格可能要便宜点,但如果就品质而言,特斯拉的品质会在腾势之上,腾势的销量肯定要受影响。腾势现在销量也不过百十来辆。

问题是腾势在北京享受新能源汽车的车牌,而特斯拉只能是传统汽车车牌,前者很容易摇号,后者就势必登天了。

不过,如果特斯拉真的和传闻中的江淮汽车合作的话,推出中国版的21万元的车,那就另当别论了,就目前而言,国产电动汽车估计无法抵挡这一价格优势。看势头,未来特斯拉一定会在中国建立车厂,就是与谁合作的问题了。

杨阳:从整个产业链上来看,我们国家在新能源车上处于什么位置?我觉得不单单是价格问题,而是品质的问题。我们国家的车便宜,但是在使用五年后就不行了,如果是这样的一个现状,对中国新能源车发展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就质量无论是循环充放电次数还是电池的可靠性安全性等,国外品牌的品质在消费者心目中还是较为有认同感的。

吴辉:从产业来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国外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要说有差距,那也是在传统汽车上落下的,而真正的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有所区别的电池、电机和电控上,中国的技术水平在全球来讲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基本可以与美国、日本和韩国同台竞争。

从市场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机遇远远大于其他国家,庞大的市场决定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优于其他国家。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更多的来自于公共领域,私人领域购买不成熟,整体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消费者环境与国外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墨柯:品质我们国家的纯电动车还是有差距的。当价格也没有了优势的时候,那还有什么竞争力可言。

中国要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上市的管理,从程序设计、产品要求、第三方检测等方面完善相关品质监管,让消费者对上市销售的国产车辆放心。

1、在监管的程序设计和产品要求等方面,政府要组织生产方和消费者代表坐到一起,协商讨论,制定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游戏规则。2、要形成真正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保证游戏规则的有效运行。

现在是政府一切都大包大揽,相关车企基本上都是国企,与政府是利益攸关方,这样的结果就是消费者会逐渐失去对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信任。一旦新能源汽车市场放开的话,国产品牌就很难玩了。

中国政府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我个人认为主要基于两点考虑:1、环保的需要;2、产业结构转型的需要。这两方面都已刻不容缓,所以政府要大力推。但是拔苗助长不一定是好事,所以这两年的发展表明:市场的量上去了,但产品所表现出的技术能力的差距却在拉大。

杨阳:如何解决我们国家的新能源车的问题?出路在哪里 ?

吴辉:首先,作为一个新的产品,技术还是技术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国家层面一定要联合企业和研究机构设立公共的研发体系,展开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的研发,并通过设立一定的机制来形成研发成果的共享和产业化。比如电池能量密度的显著提升、电池安全性能的显著改善,电机电控技术的显著升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其次,商业模式创新是短期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环境的催化剂。我们说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提升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问题,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本身又需要良好的产业环境,说白了,良好的产业环境包括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整车厂批量化生产的汽车产品、大量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场景。因此,通过融资租赁、分时租赁、团购等新的商业模式来推动和培养产业的市场环境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