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7亿与143个项目:锂电池投资高热 结构性过剩加剧(3)
2016年1月-2017年6月负极材料及锂电铜箔项目投资情况统计表
另外,12个负极材料及锂电铜箔项目,有10个项目公布了投资额,总额超206亿元;6个项目公布了规划产能,总产能21万吨。
2016年1月-2017年6月锂电隔膜项目投资情况统计表
10个锂电隔膜项目,均公布了投资额,总额达190.51亿元;7个项目公布了规划产能,总产能30.94亿㎡。
2016年1月-2017年6月电解液投资情况统计表
7个电解液项目,有6个项目公布了投资额,总额达20.45亿元;6个项目公布了规划产能,总产能16.03亿万吨。
结构性过剩加剧
可以预见,在新一轮投资扩产热潮下,锂电池及其上游材料产能将会面临过剩的局面,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市场已出现中高端产能需求短缺、低端产能过剩局面。
虽然我国在动力电池产量和规模上有一定优势,电池品质、制造工艺和技术实力也在不断提升。但在电池的一致性、稳定性、循环寿命等方面,三星、LG、松下等国外电池企业竞争力较强。
今年2月,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曾联合印发《促进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指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取得长足进步,但是目前动力电池产品性能、质量和成本仍然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需求,尤其在基础关键材料、系统集成技术、制造装备和工艺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与此同时,政府开始放开动力电池投资股比限制,外资企业将迅速加大在中国锂电池市场的发展力度,利用产品技术优势抢占市场蛋糕。6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以下简称“外商投资目录”),2017年7月28日起正式施行。外商投资目录,从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等电池的制造、到电池隔膜材料、电池管理系统、燃料电池低膜催化剂等领域,鼓励外商投资动力电池企业。这将加剧动力电池市场竞争,国内锂电企业要面临的生存压力剧增。
值得注意的事,在展开产能比拼的同时,政策层面开始偏向品质的提升。《促进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要求按照《中国制造2025》总体部署,落实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目标,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协同创新体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产业体系。并提出持续提升现有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安全性,进一步降低成本,2018年前保障高品质动力电池供应;大力推进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和产业化,2020年实现大规模应用;着力加强新体系动力电池基础研究,2025年实现技术变革和开发测试。
我爱电车网(微号:xevcar)在调研走访企业的过程中也发现,多数企业开始进行品质突围,不再盲目扩产。2017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已经开启中国电池行业品质智造、重构格局的时代,宁德时代、比亚迪、力神电池、国轩高科等电池龙头企业已经在行动,我们相信,作为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最大的市场,中国必将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产业体系。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