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电分离 前端换电: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最优技术路径?(4)
第五. 综合分析,只有在车辆的前后端进出电池、底盘采用带驱动能力的电池仓才能实现这个目的,也就是采用前后端换电的结构方案才是可行的换电方案。
四、 前后端换电的技术优势
前后端换电的结构方案是:车辆底盘是一个带驱动能力的电池仓,电池在仓内沿底盘中轴前后进出、电池串联、分箱链接的技术方案,这个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明显优势:
(1)电池沿车辆中轴前后端进出、更换,结构更简单、易用、安全性高、故障率低、制造成本低。
(2)车辆底盘改造成一个带驱动能力的电池仓,电池串联,统一从车辆前端或后端一个口进出,这种结构可以实现电池的标准化和兼容性。
(3)这种结构方案使换电柜的结构更简单、制造成本更低、占地面积更小,易于大规模布设。
这个结构方案由五部分组成:标准化的电池、带有驱动能力的电池仓底盘、带有电池仓的电动车、标准化的换电柜、电池共享平台和管控系统。
五、前后端换电的经济优势
第一、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换电的盈利问题,这个技术方案因其结构简单,使换电柜的投资和运营成本是现在换电站的二十分之一,在收益相同的情况下,其投资回报率是现有换电站的20倍。具有很强的经济性和投资价值,可规模化推广。
第二、解决了第二个问题:电池的标准化和兼容性;前后端换电的最大技术优势是可以实现电池的标准化,这是换电模式要成立的核心要素,例如燃油车能够在全球普及,其关键因素在于燃油的标准化。
第三、解决了第三个问题:在用户使用侧,电动车相对燃油车优势更加明显,这个方案使电动车完全成为一个市场化的产品,可以全面替代燃油车。
第四、解决第四个问题:车企侧,可以减少电池搭载量,提高车企的资金利用率,增加收益。
第五、解决第五个问题:环境侧,电池标准统一之后,梯次利用和报废处理可以有效解决 ,减少环境危害。
第六、解决第六个问题:电网侧,可以减少电网的冲击,并能真正实现储能。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在车电分离模式下,只有前后端换电才能够实现换电模式下的盈利性和电池的标准化,在用户端可以彻底解决购车价格、使用便利性、保值率、安全性问题;在车企端可以减少资金占用量,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加收益;在环境端可以有效对电池进行梯次利用和拆解报废,减少环境危害;在电网端可以降低对电网的冲击,真正实现储能和双向互动,所以,前后端换电应是纯电动车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解决方案。
(作者:刘同鑫,青岛联合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联系电话/微信:13905322052)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我爱电车网微信](http://www.itdcw.com/uploads/allimg/150421/1_1632356541.jpg)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