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半年报两极分化 新能源汽车成盈利利器(2)

除了新能源车给力之外,比亚迪传统燃油汽车也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SUV车型S7以及比亚迪的3系车型等为比亚迪传统燃油汽车销量带来持续的增长动力。

除了新能源车给力之外,比亚迪传统燃油汽车也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SUV车型S7以及比亚迪的3系车型等为比亚迪传统燃油汽车销量带来持续的增长动力。2015年上半年,比亚迪汽车总销量同比增长13.98%至约21万辆。 

一汽轿车利润下滑近半 

相比上面几家车企的春风得意,一汽轿车就只能用愁云惨淡来形容了。 

半年报数据来看,上半年一汽轿车实现整车销售12.08万辆,较上年同期减少11.60%,实现营业收入137.64亿元,同比减少13.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减少48.00%。 

除了利润大幅缩减外,一汽轿车所有车型的产销量均呈现大幅下滑趋势。其中,MPV的销量同比下降超六成。上半年数据显示,一汽轿车累计销量为12.08万辆,同比下降11.6%。其中,轿车销量为8.73万辆,同比下降10%;SUV销量3.26万辆,同比下降12.4%,主力车型奔腾X80的增速出现了明显放缓;MPV销量为984辆,同比下降61.4%。

乘用车销量逐渐放缓的外部形势、近期一汽集团的高层动荡以及自身产品结构略显单一,都是导致其半年产销量大幅度下滑的原因。 

金杯汽车形势严峻 

近年来一直步履艰难的金杯汽车,与一汽轿车堪称难兄难弟。 

半年报显示,金杯汽车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6.87%;全资子公司金杯车辆公司收到辽中县经济和信息化局扶持工业发展专项财政补助9200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87万元。 

金杯汽车如今面临严峻的经营形势,上半年整车产销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销售整车3.76万辆,同比下降18.8%。 

宇通客车营收利润双增 

客车市场方面,虽然大环境整体萧条,但行业龙头宇通客车还是保持了营收和利润双增长。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3.87亿元,同比增长10.4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46亿元,同比增长15.35%。 

宇通能够逆势上扬,主要得益于新能源客车领域的暴涨。数据显示,1~6月宇通客车实现整车销售2.41万辆,同比增长2.95%,其中,新能源客车销售3645辆,同比增长102.7%。目前宇通已形成10~18米系列化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产品和6~12米纯电动客车产品,并在新能源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领先。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国内市场占有率在40%左右,纯电动客车也超过20%。得益于新能源客车销量的提升,宇通客车近期获得郑州市30.4亿元的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 

安凯客车盈利能力提升 

与宇通不同的是,安凯客车今年上半年营收下滑,利润却上涨。半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17.22亿元,同比下降23.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28.91万元,同比增长171.84%。 

安凯客车的盈利能力提升,同样来自于新能源客车市场的增长,可以说沾了大股东江淮汽车的光。根据安凯客车披露的产销数据,2015年上半年生产客车4301辆,同比增长18.62%;销售客车4182辆,同比增长8.79%。有媒体披露,安凯上半年的新能源客车销量突破1000辆,超过去年全年,新能源产品销量占比在20%左右。 

华菱星马大幅亏损 

众所周知,今年上半年卡车市场局势严峻,覆巢之下无完卵,华菱星马由此出现大幅亏损。 

半年报显示,华菱星马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9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亏损2.20亿元,同比下降343.08%。 

华菱星马上半年在重卡市场其实与行业平均水平持平,无奈宏观经济过于惨淡,基建投资放缓,房地产市场低迷,整体难有作为。1~6月华菱星马累计销售8711辆,同比下降了26.24%;受此影响,专用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24.67%,整车及底盘营收同比减少了25.15%,形势严峻。

中国重汽利润下滑近四成 

卡车市场带给重汽的打击也不小,虽然实现了盈利,但利润大幅缩减。 

半年报显示,重汽1~6月实现营业收入103.39亿元,同比下降15.5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78亿元,同比下降37.25%。 

从销量上来看,上半年重汽实现了销售整车3.96万辆,同比下降13.76%。虽然仍旧处于行业前列,但在细分市场表现各异。 

在重卡市场重汽仍旧位居第二,但在中卡市场的销量下滑了85.40%,从去年的第三名跌落到第九名的尴尬位置,而轻卡市场上半年销量则达到3.02万辆,同比增长258.16%,远超去年全年的1.60万辆,也已经提前实现了今年2万辆的销售目标。 

东风汽车盈利翻番 

行业龙头东风汽车在今年虽然销量有所下滑,但盈利却实现了翻倍。半年报显示,1~6月其营业收入为78.02亿元,同比下降1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36亿元,同比增长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