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达50余款 充电桩APP蜂拥争地的背后逻辑

截止到2016年1月,充电桩APP已经多达50余款,较去年10月份上涨了近70%。充电桩APP市场的火爆,也带来了严峻的市场竞争。此前,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将是充电桩APP市场的决胜年,而运营商们是否已经做好迎战准备,攻城略地?

多达50余款 充电桩APP蜂拥争地的背后逻辑

“2016年,充电桩APP市场更火了!”

随着政府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充电桩市场快速崛起,充电桩APP市场也随之水涨船高。据《新能源汽车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6年1月,充电桩APP已经多达50余款,较3个月前所统计的30余款,上涨了近70%。

其实,对于充电桩APP市场的“火爆”,记者并不感到意外。早在2014年,充电桩APP便开始出现在各大手机应用商城里,那时互联网创业者们就已经开始押宝新能源汽车后服务市场,尤其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新的充电桩APP更是层出不穷。就目前情况而言,50余款充电桩APP分享了全国4.9万个充电桩信息,不免让用户患上“选择困难症”。

即便如此,时下仍有大量充电桩APP正准备涌入应用市场。面对这种状况,记者也产生了一个疑问,“此时进军是否为时已晚?”此前,有业内人士曾预测,2016年充电桩APP市场淘汰赛将更加激烈,决胜的关键时间将在2016年下半年,届时充电桩APP市场的几方“霸主”将会逐渐凸显。而此时,正值充电桩APP市场全面爆发、群雄乱战之际,面对不到一年的时间,充电桩APP运营商们是否已经做好迎战准备,攻城略地?

充电桩APP

从“一车多卡”到“一车多个APP”

对于纯电动汽车用户而言,找桩、用桩无疑是最令人头疼的事,也是买车前必须考虑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因为目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数量较少、布局较为分散,而且还由于充电桩运营商较多、充电支付需要一车配备多张充电卡。当驾驶纯电动汽车到某地发现电量不足时,如果就近充电桩的运营商是私营企业,那必须要办理配套充电卡才能进行充电。此前已经有很多用户向记者反映此类现象。而据记者调查发现,一般驾驶一辆纯电动汽车,车内至少要准备3-4张不同充电桩运营商的充电卡,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充电桩APP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一车多卡”的问题。通过APP即可简单、快捷地完成从查找充电桩、扫描充电到支付等一系列的充电流程。然而,APP的出现给用户带来了便捷的同时,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现在,充电桩APP实在是太多了。”充电网科技CEO王振飞向《新能源汽车新闻》表示,“当前,一个纯电动汽车用户手机里至少会安装2-3款充电桩APP。”而市面上的充电桩APP开发者大抵分为两类:一类是充电桩建设方,另一类则是互联网企业。虽然大部分充电桩APP都已具备扫描充电、无卡支付等功能,但据记者测试,目前,一些充电桩APP上的充电网点信息并不精准、全面,甚至有些APP仅能提供自家充电桩的相关信息。此外,在付费、导航、充电桩状态等功能上也存在偏差。这就导致用户不得不下载多款充电桩应用软件,来避免出现找桩难、充电难的问题。

从趋同到差异

“市面上有这么多款充电桩APP,用户凭什么选择使用你的产品?”王振飞自问自答,“一款充电桩APP最基础的研发无疑是为用户提供找桩和支付功能。”这也就可以解释出,为何早期充电桩APP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不过,仅仅依靠这两个基本功能,无法给用户提供更好的充电体验。“对于同质化产品,一旦有新功能出现,那么停滞不前的APP则很快被淘汰。”王振飞说,于是,运营商们也开始在产品上“玩花样”。经过不断升级和完善,功能多样的充电桩APP应运而生。

记者通过下载并测试了多款充电桩APP发现,其功能虽大同小异,但却各具特色。例如特来电APP,在界面上增设了“违章和行驶数据查询”功能;电桩APP推出“我的租车”功能;e充网APP信息较为全面,可以提供大部分充电桩的使用信息;充电网则是更加注重“用户在使用环节上所需要的服务”等等。“正是因为差异化的存在才使产品看起来有所不同,从而更容易以特别之处吸引并留住客户。”王振飞说。

下一步,怎么走?

既然2016年是充电桩APP市场的关键年,那么,各大运营商势必铆足了劲,继续在APP上“下功夫”。万帮新能源星星充电市场部部长李玲玉对《新能源汽车新闻》表示,今年星星充电APP将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进行全新改版。“目前各个APP运营商都在大力挖掘用户,但最终决胜的关键则取决于用户的持久性和黏性,而不是‘圈’了多少用户。”李玲玉解释道,星星充电APP将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感以及产品的口碑。目前,星星充电APP通过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用户进行实时互动,进而不断提高用户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