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丹薇:想做平台商 万帮新能源今年动作多(2)

“BOT模式”就是万帮跟当地的公交集团、运营公司、大型租赁公司合作,通常这些车辆的持有人是国企,万帮免费为他们建设。他们提供场地,万帮定点建

“BOT模式”就是万帮跟当地的公交集团、运营公司、大型租赁公司合作,通常这些车辆的持有人是国企,万帮免费为他们建设。他们提供场地,万帮定点建设,比如出租车的停靠站。

所谓“政府驱动型”,就是出租车、物流车项目也没有开展,政府制定计划提出在某些地方今年必须上大巴、环卫、垃圾清运、消防设施等新能源车辆。像这种政府驱动型的地区,包括充电场站建设指标,我们优先采取PPP模式。

除此以外,万帮还有一个投资众筹模式。今年万帮会重点发起投资众筹,我们是把控制模块开放的充电运营企业。一般来说,“平台开放”这个词听起来挺容易的,但是通常的“平台开放”只是开放信息。比如通过APP跟平台对接以后,用户可以查找、定位、监督、信息上传、搜索,可是平台不能实现支付。但是万帮放开了控制模块,这些投资众筹的合作伙伴可以用他的APP控制平台上的充电机,选择充电、停止充电或收费计量。

此外万帮还可以提供设备。这种投资众筹模式唯一的盈利来源,就是通过打包方案实现设备的销售。

《新能源汽车报》:以北京地区为例,包括万帮,目前有10家充电运营商。那么万帮作为一个新进入的“北京居民”,要建设1万个充电桩,你感觉压力大吗?

邵丹薇:去年10月份,我在“桩点北京”的活动上做过承诺,到2016年12月31日之前要完成1万个充电桩建设,但是现在更新承诺,8月31日之前就可以完成。如果快的话,可能在6月底,我会请大家来观摩1万个充电桩的下线仪式。之所以建设速度非常快,是因为万帮不光做场地众筹,还做渠道众筹,有代理商、合伙人等一大批人在帮助万帮建设充电桩。但是,只是在北上广地区,万帮才采用众筹模式建桩。

刚才我说了,中国会经过四个充电设施的分化,第一个分化是充电模式的分化,根据地区的差异。

第二个就是现在北京这10家充电运营商,不管规模大小,基本代表了全国的10家。可是到2017年的今天再来看2016年,你会发现格局完全变了,因为大量的区域性运营商崛起。我们把今年的这种分化叫做“强龙与地头蛇并存、全国性运营商与区域性运营商同在”的投资格局。这种格局一旦出来以后,万帮觉得需要一个公共服务公司来帮助区域性运营商成长起来。比如万帮马上就会和北汽一起成立万帮新能源卫蓝商业院。

第三个分化是产品技术方面的分化。我刚才提到,插座就是第一个分化,移动车是第二个分化。同时,梯次利用电池安装在可推动的小车上,这种设备今年会在很多城市进行投放。

第四个是企业定位的分化。

各要素的整合

《新能源汽车报》:就目前而言,充电设施建设的商业模式是否清晰可见,星星充电是否盈利?

邵丹薇:商业模式的变化需要在要素整合中逐渐形成,因为充电设施建设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它需要场地方、运维方,在各种要素的整合中将产生非常多的分化。分化过后将产生构合,每一种基因是有缺陷的,每一个企业也是有缺陷的,所以拥有开放的合作精神可以弥补缺陷。在这种开放的合作精神并且弥补缺陷的构合过程中,会产生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商业模式。我觉得这是件好事。

所以第一个问题没有实现,只是形成。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一个真正的主流模式出现,万帮正在积极探索。

第二个问题是星星充电有没有盈利。星星充电的盈利模式是这样的,互联网领域有句话叫做“羊毛出在猪身上”。这句话的核心思想是向产业链上下游要效益。比如投资众筹,免费做APP、免费输出平台、免费培训,我做那么多免费的事,但是万帮上游的装备制造版块是在盈利的。这就是向产业链的上下游要效益的一个核心思想。因此星星充电当下是投资期,不指望在短期内盈利。可是万帮的整个版块在2015年度已经实现了盈利。

万帮的版块形成了一个格局,叫做“垂直业务链”。以用户服务为横轴,包括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二手车、延保(电池、电机、整车保险)、分时租赁、金融等内容;以产业服务为纵轴,形成了装备制造、星星充电运营、运用互联网思维形成的云电工、二手电池的回收等纵向业务。横轴和纵轴的交叉点是用户。因此,通过垂直业务链的布局,万帮在2015年已经实现盈利。

《新能源汽车报》:这些版块利润构成,谁是主要的贡献者?

邵丹薇:现在还是上下游,一是装备制造,二是贸易流通。总的来说,盈利构成分成三个大板块,从要素整合来说,第一是技术密集型的装备制造业务,包括电池、充电桩、主机厂配套设备,这个领域是稳定盈利的。在五年之内,它的盈利能力是可观的。

第二个版块叫做“资本密集型”,这个领域里有星星充电的运营,马上还会引进储能充电的能源管理系统,比如大巴车上安装储能电池,甚至还会把分布式发电结合起来。这个版块盈利很漫长,可是盈利会非常稳定。

第三个版块叫做“资源密集型”。比如刚才说的贸易流通,万帮计划发起“百城千店”的加盟模式。这其中,万帮是一个平台服务公司,在很多领域可以做产业生态的支持者,把现有的资源贡献给加入到这个平台的经销商。但是在股权关系上,双方是完全独立的。这些属于资源密集型版块的内容。

记者手札

看热闹,更要看门道

作为一家以汽车经销为主要业务的民营企业,万帮似乎看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巨大商机。不止万帮看到了这一点,各方势力都在觊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

然而,邵丹薇表示:“有些门槛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门槛。”例如,她提到的装备制造版块,并不是只要进来就能盈利,这需要销售渠道,而渠道占领正是万帮的特长。

从起先购买充电机到自己动手生产充电桩,万帮的思路一向很清晰。现如今,众筹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后期的公共服务平台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邵丹薇只把这些事儿归结为“万帮人善于做要素整合。”

在整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要素的同时,万帮也不忘在投资方面发力,2015年万帮整个版块实现盈利。她说充电运营是事业,但即便是事业也不喜欢战略性亏损,这不符合万帮人的特点。这样一个从江南水乡走出来的女子身上有太多万帮的烙印,正如她自己所说:“万帮人就是当天我就要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