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联手众泰后新大洋又牵手吉利 低速电动车欲“市场换名分”(2)
在付于武看来,当前低速电动车的迅速发展,完全是由市场需求拉动。在其市场化风潮中,政府要更好地解决低速电动车转正问题关键是坚持低速电动车标准先行,“产品认证在先,没有技术能力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自然会被淘汰,这才是将低速电动车纳入有效管理的关键所在”。
2014年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为有意参与电动车制造的企业设定诸如需具备三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等行业准入门槛。对此,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表示,“未来电动车将没有高速、低速之分,你要想造电动车,只要条件具备就可以造。”
而鲍文光向南都记者透露,目前新大洋正着手准备,争取通过上述准入审核。一旦其获得准入,则意味着低速电动车企业通过市场化推动其技术进步,进而最终获得行业认可的路径已然成型。
【对话】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百人会低速电动车课题召集人付于武:
低速电动车发展还需标准先行
低速电动车发展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意义是否只是增加推广量的“面子工程”?对低速电动车规范管理的一系列问题,上周南都记者独家采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百人会低速电动车课题召集人付于武。
南都记者:低速电动车纳入有效管理,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有何意义?
付于武: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规模,而低速电动车从低端切入,给予锂电池企业适当的补助,引导其发展,形成巨大的规模优势。
南都记者:市场需求的低速电动车发展已经达到一定规模,这时应该如何将其纳入管理?
付于武:最近都在谈政府管理应由事前审批更多地转为事中事后监管,低速电动车不妨从这里开刀。首先要有一套科学的低速电动车技术标准,产品先要满足标准法规的要求,企业还要对市场行为负全责。百人会关于低速电动车的课题报告中也提出是否应先产品准入后企业准入,这是对传统汽车管理的颠覆。如企业生产的产品不能满足标准法规,就不允许生产上路。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我爱电车网微信](http://www.itdcw.com/uploads/allimg/150421/1_1632356541.jpg)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