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集团:今年车展重头戏在新能源汽车(2)

上下游产业链最完整 服务体系搭建最完善 新生事物想要形成燎原之势,绝非造出一部好车那么简单,充电设施建设是否完善、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是

上下游产业链最完整 服务体系搭建最完善

新生事物想要形成燎原之势,绝非造出一部好车那么简单,充电设施建设是否完善、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是否过关,后续车辆服务能否跟得上都是重要因素。可以说,要想做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要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力。

北汽早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之初便窥破了这一点,并以自身为圆心,通过合资合作、海外并购等手段,对上下游产业链严密布局,现已形成最完整的产业链。

从产业链的上游看,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是制约现在新能源汽车产能和未来成本降低的瓶颈。而北汽早在2009年便参股了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参与了电池系统的设计与研发;同时,北汽集团还与西门子共同组建了合资公司——北京西门子汽车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生产高效电动机、逆变器及转换器等电驱动系统。张勇还透露,北汽新能源正在与合作对象展开调研谈判,很快就可以实现动力电池的环保回收与梯次利用。

产业链的下游,北汽主要侧重于充电设施建设与租赁领域。

充电方面,北汽是中国第一家提出“买车即建充电桩”的车企,目前已为私人用户建成了13000多个充电桩,是国内自建充电桩最多的车企。与此同时,北汽还与中石化合资成立了充换电的合资公司,主要面向出租车市场,目前已进入派驻高管阶段。 

“建充电桩多难啊,24个手续办下来,没有两三个月搞不完,我们在销售公司特设了一个充电业务部门,专门负责这个事情。现在看来这条路艰难但有效,我们已经卖了3万辆车。”张勇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

面对普通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的观望与怀疑,北汽选择以“分时租赁”来破题。依托恒誉租赁、北汽租赁、绿行租赁,北汽在租赁领域累计投放好几千辆新能源汽车,一方面拉近了普通消费者与新能源汽车的距离,培育与启迪私人市场;另一方面,为北京市政府在京机关部委、科研院所、央企提供新能源汽车,在增加政策制定者对新能源汽车一手感知的同时,助力公车改革。

当然,谈到北汽新能源,值得称道的还有其无所不在的服务体系。据徐和谊透露,北汽新能源正在打造一个“智·惠管家”的服务体系,它聚合了很多充电资源和售后服务资源,是一个以O2O模式打造的领先的售后服务体系。

“自己有一个远程服务中心,只要车主愿意接受监护,那么你的车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出现了电池电量不足或者车存在一些技术问题,我们都能在第一时间进行远程诊断。”徐和谊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我们还为车主开发了一个手机APP,比如说车快没电了,手机上会主动立即通知你快去充电,并且还告诉你在附近哪有充电站;电充满了,手机会提示你,现在可以去取车,开车了;车该保养了,我们也可以通过手机来提示你。”

从本质上看,这种“智·惠管家”服务,等于是把“等客上门”的被动服务变成了主动服务,把“驻点服务”变成了“网络服务”,把“保姆式”服务变成了“管家式”服务。而北汽每年要为此付出3000多万元。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环境愈加明朗,汽车质量稳步提升,充电配套设施正在跟上,中国消费者的购买顾虑正在慢慢打消,新能源汽车消费逐渐趋于成熟。这样的大背景,遇上一个“真刀实枪”发展新能源汽车,大力投入并进行上下游协同创新的北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领军者的好时光何愁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