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集团:肩起新能源汽车的责任与使命(2)

2014年,北汽新能源通过与美国ATIEVA、韩国SK、德国西门子等公司合作,得到了国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支持;推动的“卫•蓝先锋”计划,传播绿色出行

2014年,北汽新能源通过与美国ATIEVA、韩国SK、德国西门子等公司合作,得到了国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支持;推动的“卫•蓝先锋”计划,传播绿色出行保护蓝天的社会责任。北汽还与富士康合作成立了国内第一家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公司,为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开启了新的路径。此外,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实现了网上售车。与乐视控股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联合打造互联网智能汽车系统。据悉,北京汽车和乐视合作的首款产品将会在4月下旬开幕的上海车展上正式亮相。

徐和谊表示,电动汽车是典型的制造服务业,不仅需要好产品,还需要好的基础设施、商业模式和售后服务。只要坚持不懈地持续努力,不断地改革创新,就一定会迎来电动汽车产业飞跃发展的新时代。

北汽新能源不久前发布的“卫蓝事业计划2.0”提出:到2020年,力争实现整车销售20万辆以上,降低碳排放20%以上,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领导品牌。

为了实现20万辆销量目标,北汽新能源制定了“一链一路”的发展路线。“一链”就是建设完整的全球价值链,它涵盖了新能源汽车从研发、供应、制造、营销、服务到公众的全产业链和全生态链;“一路”就是“卫蓝之旅”——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征集“卫蓝先锋”的企业社会责任之旅,做到踏地有痕。

为了加速推广新能源汽车,截至2014年底,北汽新能源在全国的终端店面已达到26家,其中4S店14家,体验店12家。按照北汽新能源的规划,2015年,其终端店面数量将达到30-40家,主要覆盖京津冀、华东和华南、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除此之外,北汽新能源在电商以及互联网营销方面也在积极布局。

“行有道、达天下”

“行有道、达天下”是北汽集团的品牌理念。“道” 是北汽人的一种价值观,有了“道”,才能实现人、车、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北汽“人们美好出行、合作伙伴共赢成长、员工自我实现、社会文明进步”这样“达天下”的至高梦想。

徐和谊表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积极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首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促进中国汽车产业转型,是北汽集团作为国有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和价值体现。

北汽集团下大力气做新能源公司的目的不只是获取更多收益,还怀抱着迫切推进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的责任和使命。不仅是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需要,更是改善人居环境、造福社会的需要。为此,北汽新能源公司大力度对消费者进行补贴、推进充电桩建设、完善销售和服务网络以及大力推进新能源公益活动。

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北汽新能源已经启动 “441”充电业务战略。即加快完善体系建设、充电服务平台、充电布局和增值服务四大板块;重点布局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完成1万个自建公共充电设施。

据介绍,北汽新能源每卖出一款新能源汽车,都会免费为有条件的车主安装充电设施。此外,在公共充电设施方面,北汽新能源已在公共停车场、大型商超停车场、电动汽车专业销售4S店、大型住宅小区附近等安装上百个充电设施。北汽新能源充电网络规划显示,至2015年底,北汽新能源将完成充电设施建设10000个,以及1000个快充公共设施。

在充电体系方面,北汽新能源将重点围绕业务体系、产品体系、保障体系等方面加以完善,逐步为用户提供有效的充电网络体系,还可以让用户通过互联网实时了解附近的充电设施和当前使用情况,做到远程预约等。充电布局方面,北汽新能源将聚焦“北、上、广、深”四大城市的公共充电骨干网建设,并通过热点、信息数据等增值服务,了解用户出行习惯和驾驶习惯等信息,搭建大数据系统,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充电服务。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徐和谊递交了《关于在京津冀一体化下,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议案》,建议三地联合制定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可尝试在过路费减免、行驶时限、购买资格、充电桩建设等方面制定联动方案,使新能源汽车不仅在北京,更在京津冀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