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银隆积极建基地扩产能 剑指300亿元销售目标

2016年,银隆全年销售纯电动客车订单超过6200辆,较2015年增长110%,其品牌客车已于全国40多个城市运营。市场占有率近8%。去年,银隆也跃居全国新能源行业前五,实力不容小觑。

珠海情侣路,时不时开过一辆长12米、独眼火车头大灯、三块拼成的前挡风玻璃、复古红色的铛铛车。亮相3个多月以来,铛铛车已然成为珠海的另一道风景。

银隆铛铛车已然成为珠海的一道风景

银隆铛铛车已然成为珠海的一道风景 图/中国经济周刊

铛铛车的背后,是珠海银隆在新能源发展和推进城市绿色出行中所做的努力之一。今年,珠海银隆扩大生产,其九大生产基地建设陆续投产。4月18日,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专访时,银隆董事长魏银仓再次提到10万的产能目标和300亿的销售目标。

梦想不小,珠海银隆底气何在?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扩大产能降成本,目标销售300亿元

2016年,银隆全年销售纯电动客车订单超过6200辆,较2015年增长110%,其品牌客车已于全国40多个城市运营。市场占有率近8%。去年,银隆也跃居全国新能源行业前五,实力不容小觑。

如今,珠海银隆加快了提升产能的步伐,新能源版图日益扩大。

通过国内三轮融资,珠海银隆目前在国内有8个产业园,分别位于珠海、石家庄、邯郸、成都、天津、兰州和正在洽谈的长沙。加上位于美国的一个基地,相当于有9大汽车产业基地。

“所有目的都是让新能源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进行批量化生产,让成本降到最低。”1月15日,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兴在2017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讲道。

银隆汽车图

银隆汽车图

怎么降低成本?魏银仓认为,“必须要扩大产能”。这是银隆今年的总体战略目标。随着成都、兰州、天津等几大基地的陆续投产,珠海银隆在提升新能源产能、扩大规模化应用的同时,也开辟了新的市场。

在地区选择上,魏银仓显得很谨慎。不仅要选择人口密度大、市场潜力大、经济程度较高的地区,还要考虑该地的经济结构。“珠三角边缘地区可以建,广州培育新能源的政策没有外地的好,它不像外省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重。”

因此,华东华北、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是银隆布局市场的重中之重,今年年底将在这些地区基本上全部建站投场。

除了生产基地的建设,与格力的合作也是银隆扩大产能的战略部署之一,特别是3月8日与格力电器签订不超过200亿元的互购设备关联交易。在魏银仓看来,银隆与格力在产业协同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银隆的各大基地需要提升智能化生产水平,“正好格力有这样的资源配置跟我们进行互补,智能装备、磨具电机等正好是格力的优势”。

尽管面临政策退坡,但魏银仓还是十分乐观。“虽然补贴政策有个五年的退坡,但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总体没减。退的速度跟企业产能扩大的速度基本吻合,今年虽然补贴减了,但是产能上了,”他说,“今年形势越来越好,我们预计奔三百亿(销售额)目标去。”

银隆汽车图

银隆汽车图

银隆新能源汽车不断发力,也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近日更有网友直言银隆车标太丑,建议换更高大上的车标。魏银仓针对此事也作了回应:广通一直都用这个商标,我们收购了它也没有动这个商标。一来是因为改商标很复杂,二是考虑到这个商标背后十几年的品牌沉淀。如今我们听取了各方的意见,正积极对银隆品牌的统一性进行系统规划。

创新商业模式:政府、公交、车企、金融四方共赢

近年来,雾霾加重、能源紧张、环境恶化等等困境,一方面促使汽车工业走向更节能环保的时代,另一方面也促使各大城市抓紧节能减排的指标,尤其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寻找突破口。而这也为新能源车企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面对当下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造成的环境困局,逐渐流行的绿色出行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突破瓶颈的可能。绿色出行就是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 魏银仓曾提到。

绿色出行,城市公共交通扮演的节能减排角色不可缺。城市公交系统包括城市公交车、城市物流车、邮政车、通勤车、环卫车、工程车等。但是对于政府和运营方而言,实现新能源化,仍然有着不小的负担。

对此,珠海银隆想出了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

银隆汽车图

银隆汽车图

据了解,2014年银隆推出了政府、公交、车企、金融四方共赢的商业模式,承诺零元购车、十年质保、十年租赁、整车替换,让公交企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让公共交通市场化,不需要财政支持,不出现财政亏损,促进公交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所谓四方共赢,是指金融机构能够通过十年回购担保获得了十年长期资本运作的回笼以及银隆做新能源汽车推广获得的现金流,公交公司从重资产、重债负经营转向轻资产经营,政府可以结束投入、结束补贴而将资金花在现代化交通上。

“我们的商业模式把政府的负债责任解除了,改变全国公共交通资不抵债、老是买车的恶性循环”魏银仓说,“把过去重资产经营改成轻资产经营,负债责任转移企业了,公交公司变成了车改典型”。

就这样,银隆在发展技术的基础上,和金融机构共同打造的四方共赢金融模型,已经得到市场验证和认可,近几年产值瞩目:2014年是十多亿,2015年近四十亿,2016年超八十亿。这样的增长速度在实体经济企业中并不多见,时值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风口,银隆的成长速度、利润产值难以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