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链断裂殃及"池鱼" 沃特玛债务危机能否化解
深圳坪山区深宇科技园旁的聚龙山七号路,坐落着沃特玛公司的南大门。这里是公司运输货物的主要进出口,装载货物频繁进出挂车的热闹场景不再。这家国内排名前三的动力电池生产厂商,自春节前后开工率一直较低,部分工厂处于停工状态。
今年4月,沃特玛爆出债务危机,将不少上游供应商牵入漩涡,其中包括多家A股公司及新三板公司,引发的连锁反应仍在发酵。“不知道是否还有未曝出来的‘地雷’。”一家供应商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沃特玛及母公司坚瑞沃能正在采取多种措施自救。
积极自救
对于熟悉行业发展的人士,这场危机的爆发并不出乎意料。
记者了解到,此次危机爆发前,沃特玛已认识到战略出现失误,并开始调整业务模式。通过发展储能电池业务、切入发展势头更好的三元电池市场等手段进行应对。今年年初,沃特玛董事长李瑶透露,今年上半年沃特玛将建设首条三元电池产线,同时年内完成方形电池电芯及PACK生产线设计方案。并加大微网储能、通讯基地备用电源、国家电网储能产品应用等方面的研发投入。
事实上,发展储能电池成为不得已之举。钟孟光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库存产生了致命的影响。原来判断比较乐观,所以库存偏高。其中,相当部分电池没有达到补贴规定的能量密度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下游整车厂商没有意愿采购,否则将拿不到相应补贴。目前沃特玛采取的方法是发展储能电池业务,将这部分库存转化为储能电池进行销售。虽然利润空间一定程度下降,但能够有效降低库存。
不过,限于储能政策、锂电池价格、电力等多方面因素,储能锂电池仍未大规模应用。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调研显示,2017年锂电储能市场产量约3.5GWh,同比增长13%;产值55亿元,同比增长7%。GGII认为,锂电储能市场的产业临界点接近,2018年将是中国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起始之年。
“储能电池市场远远没有起来,是否能够消化掉沃特玛这部分库存还很难说。加上抢夺这块蛋糕的企业不止一家,沃特玛能在其中占据多少份额也难确定。”墨柯表示。
尽管错过了抢占三元电池市场的最佳时机,沃特玛表示,未来将投入更多资源发展三元电池,快速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镍三元动力电池,弥补公司在三元电池市场的缺位。2018年,沃特玛计划推出能量密度可达220Wh/kg,循环次数可达2000次以上的高镍三元锂电池,同时启动21700-4.0Ah三元锂电池生产线,实现批量生产。
但危机的爆发似乎更早。为此,沃特玛以及坚瑞沃能只得先采取措施自救。
坚瑞沃能表示,为解决当前债务问题,沃特玛成立专项工作组,采取四大应对措施。包括加强催收应收账款,考虑对部分公交公司的长期应收款引入保理公司,进行债权转让,获得现金流。
其次,与供应商积极磋商,以库存材料、电池及车辆等存货、固定资产销售抵账的形式解决当前到期债务。目前已协商一致的约18.48亿元,占深圳沃特玛到期应付账款金额的84.80%,涉及供应商104家。
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深圳分行、浙商银行深圳分行、工商银行深圳分行三家牵头行组织18家金融同业机构成立沃特玛债权金融同业委员会(简称“银团”),银团各债权单位同意维持目前的融资现状,给予深圳沃特玛时间引进战略投资者,保护所有金融同业债权人的共同利益。力争现有银行56亿元贷款延期一年,保证利息按期支付。
此外,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增强流动性。
“沃特玛现在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不知道最终能否引进战投。”恒均科技有关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殃及池鱼
自春节前后开始,沃特玛的开工率就一直较低,部分工厂已处于停工状态。坚瑞沃能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透露,公司订单减少且存货较大,春节前所有工厂加起来每天可生产300万支电芯,春节后只有60万支电芯/天。
公告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公司开工率仅为20%。部分生产型子公司暂停生产,材料需求量减少。供应商的支付条件更加严苛,在全额付款的条件下才能维持正常供货。
作为国内排名前三的动力电池生产厂商,沃特玛上游供应商逾百家。债务危机不但危及自身,更触发了上下游的连锁效应。
“大型供应商基本停止供货,少数规模较小或以沃特码为大客户的供应商还在提供原材料。主要是不想失去这个客户,寄希望公司能起死回生。”一位与沃特玛合作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地处深圳坪山新区的福正达科技有限公司,与沃特码相隔仅1公里,主要从事PCB表面贴装(SMT)及新能源电子产品组装。根据坚瑞沃能2016年年报,这家约有300余人的企业位列沃特码2016年第一大供应商。福正达科技一位高管对记者透露,考虑到双方长期合作关系,虽然沃特码欠下不少货款,但公司目前仍在供货。
但大型供应商尤其是部分上市公司已经开始不买账。记者了解到,早在今年4月份爆出债务危机前,上游供应商已经觉察风险。“2017年12月就停止(对沃特码)供货。虽然是非常重要的客户,当时已觉得苗头不对。”一位沃特码上游材料供应商向记者透露。长园集团是沃特码隔膜供应商之一。据长园集团管理层透露,2017年11月已暂停给沃特码供应隔膜,并就后者商业承兑汇票在2017年报表中按10%计提了坏账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与2016年年报公开披露前五大供应商的情况不同,坚瑞沃能在2017年的年报中隐去了供应商的具体名称。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或许是刻意为之,担心对上游供应商产生影响,其中不少是上市公司。”
但风险逐渐暴露,富临精工首当其冲。年报显示,2017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约1.21亿元。其中,坏账损失为1.08亿元,存货跌价损失约15.66万元,商誉减值损失约1217万元。资产减值损失直接冲击公司当年利润,富临精工2017年度合并报表利润总额为此抵销了1.21亿元。
种种迹象表明,富临精工巨额资产减值损失与坚瑞沃能紧密相关。富临精工披露的2017年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最大前五名客户中,坚瑞沃能及其子公司占据四席(包括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陕西沃特玛新能源有限公司、陕西坚瑞沃能股份有限公司、荆州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应收账款共计约10.17亿元,占公司前五大应收账款合计数比例近90%,按10%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金额1.017亿元。
1200万元的商誉减值损失也与坚瑞沃能存在关系。年报显示,富临精工计提1217万元减值准备应对全资子公司升华科技的商誉减值风险。升华科技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制造和销售,2016年富临精工完成对后者的股权收购并由此切入新能源产业链。
富临精工4月17日披露,2017年升华科技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客户沃特玛对其形成较大金额应收款项。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沃特玛占升华科技同期销售总额的89.55%,2017年升华科技业绩承诺完成率仅为66.65%。
天赐材料同样受到波及。资料显示,2014年,天赐材料位列沃特码第四大供应商,采购额达1797万元,2015年、2016年退出了沃特码前五大供应商行列。
从2017年年报数据看,天赐材料仍受牵连。截至2017年12月31日,天赐材料及其子公司江西艾德应收沃特玛及其子公司陕西沃特玛新能源有限公司款项合计1.5亿元。其中,应收账款1785.87万元,应收票据1.34亿元。2018年3月,双方签订协议,沃特玛及相关方通过销售存货以抵偿货款,现公司采购存货评估值为13865.78万元(不含税)。
根据长园集团4月24日披露的年报,公司对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湖南沃特玛新能源有限公司、荆州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陕西沃特玛新能源有限公司期末商业承兑汇票按10%计提坏账准备。
危机爆发
1300万元的坏账,对于一家年营收不到5000万元的新三板公司而言意味着巨亏,甚至可能关乎生死存亡。
年报显示,2017年新三板公司恒均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831万元,净利润103万元。恒均科技位于安徽芜湖,仅96名员工,旗下有两家全资子公司均卓商贸和均达有色。其中,均达有色主要从事镍带的生产与销售,是恒均科技主要营收来源,2017年贡献了恒均科技六成以上营业收入。
均达有色对恒均科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次陷入了坚瑞沃能子公司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简称“沃特玛”)资金链断裂漩涡。
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获得的一份材料显示,2018年4月4日,均达有色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在人民币1300万元范围内冻结了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的银行存款或查封、扣押等额价值的财产。
从2016年起,沃特玛就是恒均科技的第一大客户。连续两年,沃特玛的销售收入占恒均科技销售总额的45%以上。2017年,恒均科技的应收账款高达1939.88万元。其中,沃特玛为1090.66万元,是公司第一大欠款客户。
“今年以来,公司向沃特玛供应了一些货品,累积对沃特玛的应收账款差不多1300万元。”接近均达有色的人士告诉记者,如果这笔款项讨要不回来,将对公司经营情况产生重大影响。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