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国产被“开绿灯”?外媒传自贸区可成立独资电动车企业

一旦同意外企品牌在自贸区单独设立独资新电动车企业,这自然为外企品牌提供了新的一条“闯关”道路。

特斯拉国产被“开绿灯”自贸区可成立独资电动车企业

“双积分”制的“另一只靴子”尚未落地,外媒近日又曝出一则重大新能源政策变化的传闻,即中国计划最早于明年取消对自贸区内外资电动车业务持股的限制。而目前在中国有11个自贸区,包括上海、广东、福建和浙江等省。

彭博社的一则报道称,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国正在考虑允许外国汽车制造商在自贸区内建立独资电动车业务,该政策最快将在明年实施。目前的政策下,外国汽车企业需要和本地企业建立合资公司。

特斯拉国产被“开绿灯”自贸区可成立独资电动车企业

“一石惊起千层浪”,而商务部的最新表态更令这则传闻更加变得扑朔迷离。9月15日,中国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半年,中国还将在金融、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

孟玮指出,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成功实践。为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今年下半年,将在金融、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而其所谈及的“外资准入”是否就是指的是“取消对自贸区内外资电动车业务持股的限制”?

特斯拉国产被“开绿灯”自贸区可成立独资电动车企业

合资股比博弈

汽车产业合资股比问题一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作为汽车产业的主管部门,工信部一直是现阶段继续维持合资股比的支持者。

特斯拉国产被“开绿灯”自贸区可成立独资电动车企业

“汽车合资企业中方股比不低于50%的底线受到美方强烈质疑,我们能顶多久顶多久。”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去年4月中国汽车论坛闭门峰会上透露,他同时也表示,股比放开已是大势所趋,“长则8年,短则3-5年就会放开”。

但去年底,商务部发言人曾表示将“进一步放开钢铁、化工、汽车等一般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包括放宽外资在注册资本、股权比例、经营范围等方面的限制”。由此再次引发2017年年初对“整车合资股比是否应该放开”的激烈讨论。

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5月25日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稿,这一争论终于有了答案。新的目录取消了钢铁等逾十个行业的外资限制。调整幅度巨大,但“中方股比不低于50%”的政策“红线”暂时不放开。

根据之前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下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披露,中国政府将完善内外资投资管理制度,有序放开汽车合资企业股比限制,而按照我国现行汽车产业政策,外方企业在合资公司持股比不得超过50%。等于为这场讨论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

但在国家大力发展的新能源领域,似乎正在逐渐成为政策的“特区”。如果该传闻属实,预示着汽车产业政策即将发生新一轮重大调整。

众所周知,为了应考双计分,外企品牌近期纷纷集体通过建立合资新能源企业的方式“闯关”。

从江淮大众、到戴姆勒入股北汽新能源、再到福特和中泰签署合资备忘录,业内普遍认为,这些“动作”都是为了在新能源双积分重压的倒逼下,对于迅速达标的“权宜之策”。

特斯拉国产被“开绿灯”自贸区可成立独资电动车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