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特电机锂产业放量在即 全产业链布局进入收获期
电池碳酸锂 图片来源:银锂新能源
被称为“亚洲锂都”的江西宜春,具备发展动力电池相关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近些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当地也不断吸引各路资金前来布局。作为宜春本地为数不多的上市企业,江特电机(002176)因地制宜,加速布局锂电新能源产业链,率先实现锂云母提锂规模化生产,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
江特电机上市已近11个年头,公司资产规模由上市初的5.25亿元上升至91.8亿元,增长超过16倍。2018年,公司交出一份上市以来最耀眼的一季报,实现营收7.7亿元、净利润1.98亿元,双双创下历年同期新高。另外,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增逾4倍,预盈逾3.1亿元。如果和预期一致,这同样是公司上市后最佳中期成绩单。
今年业绩大幅增长,得益于公司碳酸锂产销量增加,利润增长。值得期待的是,公司新的碳酸锂生产线即将试投产。产能扩张后,公司业绩曲线未来又将如何演绎?公司与九龙汽车的三年“蜜月期”过后,汽车业务如何规划?传统主业机电业务的新增长点在哪里?
日前, 证券时报 “中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采访团走进江特电机,对话公司高管,探寻公司转型背后的故事及三大业务板块的最新发展动向。
向锂电产业战略转型
学机械制造出身的江特电机董事长朱军,创业之初或许也没想到公司智能伺服电机产量能做到全国第一,更料不到会跨界到锂产业乃至整车制造领域。实际情况是,江特电机目前已经形成三大业务板块,涵盖机电产业、锂产业、新能源汽车制造,打造了涵盖“锂矿-碳酸锂-正极材料-新能源电机-新能源汽车”较为完整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链。
证券时报记者此次对朱军的采访地点安排在江特电机总部一楼的展览室里。走进展览室,最直观的区域就是种类繁多的电机产品,这是公司的起家之本,也是公司转型的“排头兵”。
江特电机是在1991年由江西宜春电机厂改制而来,主营业务是电机生产,但电机产业作为传统行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明显,公司经济效益波动较大。因此,公司业务结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对于传统电机业务的转型,朱军的态度是“肯定不能放弃”,而转型的方向是“智能化”。因此,在加快传统电机产品升级的同时,公司重点发展伺服电机和新能源汽车电机。2015年收购米格电机,是公司加码智能电机产业的重头戏。收购完成后,米格电机利润保持稳定增长,顺利完成业绩目标。另外,新能源汽车电机的产能也将逐步释放。
除了传统主业的升级,宜春丰富的锂矿资源,支撑起江特电机新的转型方向。立足于本地的资源优势,公司顺势进军锂产业,其中通过工艺创新,公司具备了锂云母提锂技术优势。同时,公司布局了产业链终端,通过并购九龙汽车,加码整车制造。
朱军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前几年的转型时期是公司最困难的时候。“转型是很艰难的,从熟悉的行业到不熟悉的行业,对于人才管理、资金情况、技术层面都是一个挑战。我是学机械制造的,说到电机,我肯定能头头是道,但说到碳酸锂、冶金化工,那我们就是外行了,但也要学,也要去把它们搞懂。”朱军说。
近些年加速向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的江特电机,步子还算稳健。尽管目前公司在锂电新能源产业链的布局已较为完整,但公司并没有涉足动力锂电池的打算,而该业务恰恰是一段时间以来炒作最火热的领域。
对此,在采访中朱军也给出了答案。他表示,公司也曾经思考过尝试去做电池,但是国内做电池的企业太多,技术更新换代也太快。该领域竞争异常激烈,可能今年公司的技术是领先的,到明年就面临淘汰了。这些年我国整体的动力电池技术突飞猛进,在此大潮下,难以踏准发展的节奏。
由此可见,江特电机在公司转型摸索新业务之时,已考虑了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公司自身实际情况,规划了一条对公司来说较为稳健的转型之路。
锂矿资源禀赋优异
所谓“隔行如隔山”,江特电机加速布局锂产业,不是简单迎合风口,而是具备“天时地利”。雄踞“亚洲锂都”宜春,让江特电机在掌握锂矿资源方面具备条件,这使得公司发展新能源车全产业链具有成本优势。
宜春市政府网站显示,宜春拥有亚洲储量最大的锂瓷石矿,可利用氧化锂储量250万吨,占全国的1/2、世界的1/4。而江特电机作为宜春为数不多的上市公司,相较其他企业具有天然地理优势。目前,公司已在宜春地区拥有5处采矿权、8处探矿权,资源储量大,资源价值高。
“目前,对于宜春丰富的锂矿资源,政府出于环保等原因,已有更加科学合理的开采规划,已将大部分锂矿资源收归政府,唯独向江特电机开绿灯,因为作为上市公司,江特电机在技术、环保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所以目前公司在本地可以自己拥有矿资源。”朱军说。
除此之外,江特电机还在海外布局了世界一流的锂辉石矿。公司是澳大利亚上市公司Tawana单一第一大股东,Tawana拥有西澳大利亚巴尔德山(Bald Hill)项目50%的权益,该项目矿区面积近800平方公里,已勘探高品位锂资源量近2000万吨,资源储量丰富。西澳大利亚巴尔德山项目锂辉石品位高,开采及加工条件好,该项目的顺利投产为公司提供另一原料来源保障。
锂资源是锂产品加工企业的生命线。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放量,未来对锂资源的需求将节节攀高。作为重要的上游资源,锂矿已成为产业链上各个巨头眼里的“香饽饽”。而江特电机资源禀赋优异,在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上将具备一定的话语权。
锂云母提锂产业化
江特电机一直是机构热衷调研的公司,外界对公司的聚焦点更多集中在锂云母提锂技术的创新及落地成效上。
据了解,江特电机的锂瓷石矿采选及锂云母提锂项目已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同时公司参与制定锂云母制备碳酸锂相关标准。江特电机锂云母提锂技改成功,沉淀了公司不少工艺技术。
证券时报记者实地探访了江特电机子公司宜春银锂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银锂公司”)。银锂公司年产5000吨碳酸锂新技术改造生产线于2017年9月完成点火并成功投产,这是世界首条锂云母提锂规模化生产线。据公司管理人员介绍,目前这条生产线已经能够达产运行,产量稳定。
正是因为第一条碳酸锂产线投产顺利,包括锂的提取率、成本控制、连续化生产程度、碳酸锂的品质等方面都超出预期,让公司决定立即上马投建产能更大的生产线。在建的锂云母制备1万吨碳酸锂生产线于2017年8月开工,据朱军透露,目前计划在今年7月份进行点火试生产。除此之外,公司在建的还有一条1.5万吨锂辉石提锂生产线,也是去年8月份开建,公司预计在今年7月底或8月初就会试生产。
江特电机碳酸锂规模的持续扩大,也让企业对未来的业绩充满信心。公司在2017年报中表示,力争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49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8亿元。朱军说,6.8亿元之中,碳酸锂业务应该占到一半。
汽车研发持续投入
在抵达宜春的当天,记者向当地司机了解到,宜春本地的公交车已经大部分换成江特电机生产的客车。在后续的采访中,朱军又透露,公司的客车已卖到国内很多省份,还外销至韩国、东南亚等地。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