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革命大变局 比亚迪将如何步步领先(2)

连续28年狂飙突进的中国汽车行业,几乎让人们遗忘,汽车也是周期性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汽车行业的周期更短一些,约5年左右,远远低于全球平

连续28年狂飙突进的中国汽车行业,几乎让人们遗忘,汽车也是周期性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汽车行业的周期更短一些,约5年左右,远远低于全球平均14-15年的换车周期,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个时间也会逐渐拉长。

比亚迪似乎早已做好了准备。李黔表示,比亚迪将通过规模化的效益,来降低成本;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产品质量;通过优化的设计,来提升产品体验;通过国际大师的加盟,提升产品的颜值和性能,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并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

“毕竟新能源汽车在汽车领域的占比太低了。虽然燃油车已经启动了退出倒计时,但据业内人士估计,这个过程至少要持续20年”上述业内人士称。

无论是来自宏观环境,还是来自行业的压力,抑或是企业自身发展,都要求比亚迪要找到新的利润支点。而无论是与丰田联手推出纯电动汽车,还是计划2022年前后分拆动力电池板块上市,都传递出比亚迪在动力电池板块的野心。

电池走出去待突破

李黔透露,比亚迪在各类电池技术领域都有探索和储备,等待时机成熟,不排除推进商业化的可能。

从比亚迪2018年年报看,整个二次充电电池贡献的营收仅占比不到7%。

单论动力电池,在技术层面,比亚迪的技术已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但其主要用于自供。其亟需突破出一条电池外销的道路。

“比亚迪在动力电池的技术、经验、规模、产业链布局、生产等诸多方面都具有行业领先地位,在竞争中也处于相对优势地位”,谈及技术,李黔很自信。

但对比亚迪来说,动力电池的外供之路也并非坦途,随着工信部取消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白名单”,传统的日韩巨头将角逐中国市场,即使是在国内,也要面对宁德时代这个业内老大。

两三年前,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分别重点发展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后因国家政策提倡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较为符合,宁德时代一跃而上。虽在三元锂电池上也早有研发的比亚迪,却在推广上落了先机。如今,在动力电池行业,宁德时代无论是市场占有率还是技术层面,似乎都略胜比亚迪一筹。

从上半年动力电池装机数量看,上半年同比增长93%,宁德时代1-6月市场份额达到47%,比亚迪为25%。

毕竟,相比宁德时代专注于做电池,比亚迪需要牵扯巨大的精力在整车业务上,不过,比亚迪正在加速猛追。不仅提前入股上游核心矿产资源企业,而且已经与多家车企开展合作。

李黔告诉新浪财经,目前比亚迪已经和全球多个知名整车企业在讨论电池领域的合作,包括合资、合同生产、联合开发等多种合作方式。未来,比亚迪会以更开放的姿态,不断提升电池业务的市场化程度,争取更多国内外的合作伙伴,促进电池业务的长期成长。同时比亚迪会持续加大在电池领域的研发投入,并根据动力电池需求合理规划其产能,以满足内外部客户需求。

不仅如此,李黔透露,比亚迪在各类电池技术领域都有探索和储备,等待时机成熟,不排除推进商业化的可能。

要知道,7月份数据显示,在纯电动汽车销量出现同比下滑的同时,燃料电池车出现大幅上涨,虽然目前燃料电池车市场还很小,但毕竟,氢燃料电池车才是丰田眼中最“完美”的新能源汽车选项。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会怎么走,也未可知。

不过,就目前看,不少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布局动力电池的阶段。但李黔认为,动力电池行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领先厂商已经建立起技术优势、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同时拥有良好的客户资源,后起厂商不易超越,未来行业集中度有可能进一步提升,迎来寡头竞争时代。

数据也验证了李黔的说法,2017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瓜分了全国44%的市场份额,但到2019年上半年,这一数据攀升了到了72%。而从技术上看,业内普遍认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之间并无太大差距。未来的戏码会如何上演,拭目以待。

“动力电池行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领先厂商已经建立起技术优势、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同时拥有良好的客户资源,后起厂商不易超越,未来行业集中度有可能进一步提升,迎来寡头竞争时代。”

换道超车民族梦想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实现中国汽车换道超车的民族梦想。

动力电池到底还是新能源汽车的上下游行业,对比亚迪来说,无论当前行业环境如何变动,其依然会坚守其中。

而对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比亚迪的立意更加高远,“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李黔引述习总书记的话,并强调:“这有利于实现中国汽车换道超车的民族梦想。”

“比亚迪将一直秉承用技术创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宗旨,在全面提升消费者驾乘体验的同时,实现公司的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