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头部充电企业合作 一家造车新势力的充电实践与体悟(2)

截至目前,小鹏汽车已经在18个城市建设了76个充电站。这些前期建设的充电站大部分是自营,但完全自营太难了。 “说实话,我们觉得自营的运营在今天

截至目前,小鹏汽车已经在18个城市建设了76个充电站。这些前期建设的充电站大部分是自营,但完全自营太难了。

“说实话,我们觉得自营的运营在今天的情况下,除非有一个全国性的汇总,否则很难把运营做成一个非常极致的效果,这就是我们可能会碰到的一些困难。”何小鹏表示。

在充电站的建设和运营中,场地和电是很关键的两个因素。而在实际过程中,这两个问题并不好对付。

何小鹏坦陈,前期在运营上“吃了非常多的亏,在全国30个城市,很多站地面上跟地底下,有多种装修的问题,有电的问题,有人挤占车位的问题,有桩坏的问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他希望找到既能够增强广度和规模,又能够降低运营的难度的方式。现在,他大概找到了。

第一,要继续与充电企业深化合作。比如,在一二线城市枢纽地带,特来电建在哪,小鹏就跟特来电合作到哪。特来电作为一个平台运营商,可能运营一个站有30个桩,其中有10个桩是小鹏的。

第二,在三四线城市,小鹏正在做授权的超充站合作伙伴。比如,经销商有地有电,愿意运营充电桩的加入进来,这样就能提高运营效率。“这部分城市起来很快,我们通过开放的合作把充电网络布局起来,等到特来电进入这些城市,我们再跟它进行合作。”

除此之外,何小鹏认为家庭充电也不能忽视,这是电动汽车用户口碑好的一个关键,现在小鹏汽车大概50%车主可以家充。

这就是小鹏汽车正在打造的三重充电体系。何小鹏说,这个的目标核心点就是:在大城市保证体验,在小城市保证需求。

这三重充电体系将用数据整体打包起来,何小鹏表示,“这是我们在后面阶段会去做的生意”。

对数据的重视,是除了更好的用户体验之外,小鹏汽车一开始就要自建充电网络的原因所在。何小鹏告诉汽车商业评论,“我一直都认为当汽车去进行支付,充电可能是支付的主通道,我认为将来的智能汽车会跟支付强关联。”

既要把运营做好,又要把成本控好,又能把效率提高,未来,小鹏汽车将来会越来越多地采取这种“车企+充电运营商+客户”的三方共享创新模式来完善充电网络。

现在,与充电企业的合作可以给小鹏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同时,不是强项的基础建设和电力运营的部分,也可以与更有经验和资源的合作伙伴一块解决。可以推测,与特来电合作之后,小鹏汽车充电站共建合营的比例将会上升。

经过前期的探索,小鹏汽车在充电网络布局上显然已经有了更深的体悟,更懂得了要有所为有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