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电动汽车:一个互联网“逼格”青年的“造车白日梦”(3)
“不打这个仗太可惜了”
2014年5月,在极客公园举办的一次关于“新汽车的白日梦”主题活动中,黄修源做完他的汽车演讲后发现,观众们很激动,但是专家很不屑,觉得你们太小了。从此,他决定不再出去讲什么,“我们还是认真做一些东西吧。”
在黄修源们“闭门造车”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涌入造车行列。
2014年7月19日,在上海汽车博物馆,一家全新的汽车企业——上海地平线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亮相,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开源造车主题峰会。
一个月后,搜狐前副总编、汽车事业部总经理何毅宣布加盟乐视汽车团队,主导车联网项目。2014年12月9日,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在其微博中宣布正式进军电动汽车,要“复制乐视生态垂直整合的成功模式重新定义汽车”。
2014年10月,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黎万强宣布去硅谷闭关准备新产品,被认为是做新能汽车项目,一个多月后更是传出了“售价3.9万元的小米汽车”谍照。
心动游戏CEO黄一孟相信,起步较早的企业更有机会做出一辆让大家满意的样车。
黄一孟对电动车的兴趣,萌生于他开上特斯拉之后。一开始他是作为时髦新鲜事物关注特斯拉,2014年5月他订的特斯拉到手之后,他感受到这辆车对传统汽车的革命太大了。
开特斯拉之前,黄一孟的车库里停着宝马、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开了特斯拉之后,他把兰博基尼卖了,觉得没有什么价值了。他的另一位创业合伙人,买特斯拉之前两三个月刚买了一辆新的保时捷911,但是没开几天就不开了,因为觉得驾驶感觉比特斯拉差蛮多。
“我们做互联网的,对用户体验感受特别大。传统汽车遵循固定的东西,但是从用户体验来说有些东西是不需要的,比如说手刹,特斯拉没有手刹,车停下来就是停下来,不应该要手刹。传统汽车的开锁解锁,特斯拉没有这个概念,只要人走开车就锁上了,你靠近车就打开了。”
特斯拉进入中国以后,黄一孟观察了一段时间,自己也蛮想去尝试做这件事情,和合伙人讨论很久,他们确定不可能自己去做,因为有自己的游戏事业。“真的要做是一件比较大的冒险。”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黄一孟想起,曾经在网上看到过有这样一个团队在做电动汽车,有一天,他在“知乎”上找到了黄修源。
黄一孟投资游侠,还因为他之前错过了投资锤子手机的机会。
2013年4月份,黄一孟曾经跟老罗谈过投资,当时也谈了两次,但是最终没有投,原因跟电动车的情况有点类似。黄一孟确定,安卓手机当时有很大空间,小米等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像老罗这样偏高端的手机定位也一定有市场,但他顾虑的是,老罗个人及其团队在手机制造方面完全没有经验。
在那个时间点,黄一孟们对老罗的判断是,他们团队做不起来。但一年以后,罗永浩努力把团队建起来了。
黄一孟感叹,“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得相信这种行业的机遇,当你找准一个好方向,当你有一个意志坚定的创始人,非常执著地去做一件事情,当这件事情本身是很多人认同的行业方向,很容易把人聚集起来。”
一开始,黄一孟和黄修源各自给出一个估值,黄修源开出的价格是1000万,黄一孟说可以;回头黄修源和团队再一商量,觉得太便宜了。
五分钟后,黄一孟电话过来,“1500万,可以”。
黄一孟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估值基础是让他有足够的钱把样车做出来,“我们倒不是特别纠结1000万,还是1500万。其实核心不在于估值多少,关键在于事情成与不成,如果能成,再高的估值都不算高,如果不成,也就和泡影没什么区别”。
在魏建国看来,就跟当年马云打败eBay一样,中国有一定优势,能搞好电动车,不打这个仗太可惜了。也许是互联网公司带头先冲过去了,然后大家跟着冲上去。“你琢磨看,是不是这样?”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