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特征:混动、电动与燃料电池(3)

此外纯电动车省去了油箱、发动机、变速器、冷却系统和排气系统,动力系统的布臵大大简化,而且相比传统汽车的内燃汽油发动机动力系统,电动机和控

此外纯电动车省去了油箱、发动机、变速器、冷却系统和排气系统,动力系统的布臵大大简化,而且相比传统汽车的内燃汽油发动机动力系统,电动机和控制器的成本更低,且纯电动车能量转换效率更高。

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没有二氧化碳的排放之外,其成本也是相对传统内燃机大大降低的,但是因为目前电池价格的居高不下等因素,纯电动汽车尚没有大规模的进入到普通消费者的家庭。

纯电动汽车典型的代表是TeslaModelS和日产Leaf。其中Tesla ModelS主打豪华路线,售价超过7万美金,竞争车型也多是保时捷等豪华超跑品牌,其85KWh可以为达到502km的续航里程,彻底解决了消费者的续航里程焦虑,其良好的动力性和超酷的外形设计让其一经推出,就在美国受到消费者特别是高端用户的疯狂追捧。

日产Leaf走的经济型路线,搭载的24KWh的电池可以保证161公里的续航里程,解决大部分消费者的日常使用,而不到3万美金的售价也在大部分普通消费者的承担范围内,目前Leaf是单一品牌销量最大的纯电动汽车。

(四)燃料电池汽车(FCEV)的技术特征

丰田汽车日前发布了其燃料电池汽车Mirai,有望在明年开始正式销售,成为首款批量化生产的燃料电池乘用车。

燃料电池汽车将作为燃料的氢在汽车搭载的燃料电池中,与大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出电能发动电动机,由电动机带动汽车。相比传统汽/柴油车以及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其他新能源车型,燃料电池汽车完全做到了零排放、零污染,同时不会让消费者感受到任何的里程焦虑。完成单次氢燃料补给仅需约数分钟,远远快于纯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

燃料电池汽车是广义上是电动汽车的一种,在动力系统布臵上,也需要蓄电池、电机以及电控系统等纯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由于其可以真正做到零排放、零污染,成为了各国政府认可的在长期替代目前传统汽车理想车型。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系统

中国从“十五”开始了电动汽车重大课题专项,确定了电动汽车三纵三横的基本技术体系,燃油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以及电池、电机、电控。并在“十二五”提出了纯电驱动的转型战略,继续坚持三纵三横。“十二五”以来,中国在纯电驱动的技术战略转型的指导下,车型开发方面,重点推广大中型城市纯电动客车和小型电动车;以及逐步在家用轿车推广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中国电动汽车技术体系规划.png

不论是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还是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技术在于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而在整车成本构成中,电池价值量最大,电池的性能与价格构成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应用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电池系统: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能源提供装臵,也是最为核心的部件。目前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技术成熟度以及成本等关键性指标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大规模产业化的因素,电池在整个纯电动汽车中的成本占比达到30%以上。

各种电池的属性.png

经过多重因素平衡,锂电池开始成为主流的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

电池管理系统:由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必须具有大功率,如果锂电池的单体容量过大,容易产生高温,诱发不安全因素,所以对于汽车用的电池必须通过串并联的方式形成电池组。如Tesla ModelS的电池系统采用了松下的近7000颗18650电池,而作为管理这一庞大电池组的BMS已经成为Tesla的核心技术之一。

而在电池组工作中,单个电池的生产不一致性和使用环境的细微差别,会造成电池寿命的差别,进而对整个电池组的寿命和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为减小这些不利因素,新能源汽车会采用BMS实时监控、自动均衡、智能充放电的电池,起到保障电池安全、延长电池寿命、并估算剩余电量等重要功能。电池管理系统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

电机系统:电机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输出装臵,需要具有高效率、高适应性和轻量化的特征,以保证整车的性能。

新能源汽车对电机的要求.png

目前新能源汽车开始采用永磁电机作为主流的动力输出系统,永磁电机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体积小,质量轻;损耗小,效率高;电机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灵活多样等显著优点,这些优点正是新能源汽车所需要的。

除了转子和定子外,永磁电机的核心零部件是硅钢、磁钢、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用以控制电机电路开关)、电容器、接插件和轴承等,特别是IGBT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永磁电机大规模工业化应用需要迫切攻克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