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仍将高速增长 基础设施需跟上(2)

在谈到动力电池的发展时,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芳博士表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开发和应用必须以安全为第一要素,在开发、应用和产业化

  在谈到动力电池的发展时,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芳博士表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开发和应用必须以安全为第一要素,在开发、应用和产业化进程中其测试评价极为重要。各相关企业应从整车集成和实际使用出发,通过对电池进行深入细致有效的测试评价,将性能良好的电池通过集成技术的叠加,进一步提升其安全性和综合性能,推动动力电池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进程。 

  对于充电桩的发展,来自佐思产研的调查显示,目前上海市电动汽车与充电桩的比例是1∶0.64,西安市的这一比例是1∶0.97,天津市的这一比例接近1∶1。国际上认为,要确保电动汽车能顺畅发展,车与桩的比例应该是1∶2.5左右。

    因此,国内各大城市要想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桩建设上都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李伟利同时认为,私人配建充电桩需要多部门参与管理,协调难度大、复杂程度高。 

  以北京市为例,目前私人小区充电桩安装条件不完善,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从国家信息中心所做的调查也能发现,北京至少有50%以上的消费者不满足充电桩安装条件。 

  值得欣慰的是,从单一车型上来看,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大体上可以满足部分消费者的基本出行需求。 

  李伟利表示,以国内某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例,其纯电续航里程为70公里,百公里加速为5.9秒,百公里平均油耗为1.6升,性能比较突出;目前该款车的两个版本车型补贴后的价格分别在12万元和14万元以上,普通消费者基本可以接受。此外,该车提供了6年/15万公里的整车质保和电池的终身质保,基本上免除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对于未来的发展,叶盛基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推广仍然存在以下瓶颈:一是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未能完全掌握,工程化的能力不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还需花大力气;二是社会配套体系还不够完善,产业链尚未完全形成,严重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消费;三是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亟待提高。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秘书长韩毅认为,目前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从导入期进入到成长期的关键阶段,在相关在政策支持下,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必将在2015年迎来新的高峰期。对此,李伟利也表示,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预计销售规模将突破1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