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全自动驾驶将占15% 中国厂商或成黑马?(3)
7.竞争加剧:或出现手机行业的多元化竞争
在过去15年里,汽车制造商(OEM)前15名的名单里只出现了两家新公司,而手机行业则出现了十家新公司。
出行行业向服务行业的格局转型,加上新公司的进入,将不可避免地迫使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在多个领域展开竞争。出行服务提供者(例如优步)、科技巨头(例如苹果、谷歌)以及特制车厂商(例如特斯拉)增加了竞争格局的复杂性。传统汽车企业处于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燃油效率、减少排放、提高资本效率的压力之下,将更加感受到紧迫感,有可能在不断变化的汽车和出行行业转型自身市场定位,从而可能导致现有企业合并或出现新形式的合作关系。
8.可能的搅局者:中国汽车制造商
市场多样化将为新企业带来机会,他们将首先集中于价值链上的部分环节,只针对特定的、有盈利空间的细分市场,然后再进行拓展。尽管特斯拉、谷歌和苹果目前展现了极大的兴趣,我们认为他们所代表的仅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新企业将可能进入市场,特别是现金充裕的高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
类似地,一些最近拥有骄人销售增长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可能利用目前的行业洗牌在全球范围扮演重要角色。
想要在不可避免的洗牌中胜出,现有企业需要采取四个方面的战略举措:
迎战不确定性。想要在2030年成功,汽车企业必须朝着新的市场发展趋势转型,探索传统经营模式的替代和补充方案,并探索新的出行业商业模式及其财务和消费市场可行性。
利用合作关系。汽车行业正在从同业竞争转型为新的竞争性互动、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开放的、可扩展的生态系统。
驱动转型变革。汽车制造商需要调整自己的技能和工艺,以应对诸如软件主导的消费者价值定义、网络安全、数据隐私和产品持续升级等新的挑战。
重塑价值主张。汽车制造商必须进一步将其产品/服务差异化,并将其价值主张从传统的汽车销售与维修转变为整合式的出行服务。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