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全自动驾驶将占15% 中国厂商或成黑马?(3)

7.竞争加剧:或出现手机行业的多元化竞争 在过去15年里,汽车制造商(OEM)前15名的名单里只出现了两家新公司,而手机行业则出现了十家新公司。 出行行

7.竞争加剧:或出现手机行业的多元化竞争

2030年全自动驾驶将占15% 中国厂商或成黑马?

在过去15年里,汽车制造商(OEM)前15名的名单里只出现了两家新公司,而手机行业则出现了十家新公司。

出行行业向服务行业的格局转型,加上新公司的进入,将不可避免地迫使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在多个领域展开竞争。出行服务提供者(例如优步)、科技巨头(例如苹果、谷歌)以及特制车厂商(例如特斯拉)增加了竞争格局的复杂性。传统汽车企业处于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燃油效率、减少排放、提高资本效率的压力之下,将更加感受到紧迫感,有可能在不断变化的汽车和出行行业转型自身市场定位,从而可能导致现有企业合并或出现新形式的合作关系。

8.可能的搅局者:中国汽车制造商

2030年全自动驾驶将占15% 中国厂商或成黑马?

市场多样化将为新企业带来机会,他们将首先集中于价值链上的部分环节,只针对特定的、有盈利空间的细分市场,然后再进行拓展。尽管特斯拉、谷歌和苹果目前展现了极大的兴趣,我们认为他们所代表的仅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新企业将可能进入市场,特别是现金充裕的高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

类似地,一些最近拥有骄人销售增长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可能利用目前的行业洗牌在全球范围扮演重要角色。

想要在不可避免的洗牌中胜出,现有企业需要采取四个方面的战略举措:

迎战不确定性。想要在2030年成功,汽车企业必须朝着新的市场发展趋势转型,探索传统经营模式的替代和补充方案,并探索新的出行业商业模式及其财务和消费市场可行性。

利用合作关系。汽车行业正在从同业竞争转型为新的竞争性互动、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开放的、可扩展的生态系统。

驱动转型变革。汽车制造商需要调整自己的技能和工艺,以应对诸如软件主导的消费者价值定义、网络安全、数据隐私和产品持续升级等新的挑战。

重塑价值主张。汽车制造商必须进一步将其产品/服务差异化,并将其价值主张从传统的汽车销售与维修转变为整合式的出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