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混的困惑与希望:销量占比连年萎缩 夹缝中市场仍可期
并无悬念,2017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再次以“皆大欢喜”的结局收场。
补贴的大幅退坡、“双积分”政策的正式落地,都将整个2017年的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引向更加规范化、市场化的良性状态。但与占据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大半壁江山、产销规模处于绝对优势的纯电动汽车相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下简称“PHEV”)则呈现出与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背道而驰的状态。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PHEV逐渐沦于非主流的小众角色?这样的结果,是政策导向所致,还是市场的真实选择?从技术路线到政策倾斜,从价格瓶颈到市场普及,由来已久的“插电与纯电之争”难道真的在悬殊的市场销量中有了定论?
■ 12.5万辆和65.2万辆的差距
在国内,纯电动汽车与PHEV的销量差距一直存在,只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的扩大,这一差距有越拉越大之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统计显示,2017年新能源汽车的全年销量为77.7万辆,同比增长53.3%,占全年汽车销量的比例持续攀升至2.7%。其中,纯电动汽车的销量为65.2万辆,包括纯电动乘用车的销量为46.8万辆,同比增长82.1%;纯电动商用车的销量为18.4万辆,同比增长21.5%。
PHEV的销量则与纯电动汽车形成鲜明对比。据中汽协的数据统计,2017年全年,国内PHEV的销量仅为12.5万辆,其中,PHEV乘用车销量为11.1万辆;PHEV商用车的销量为1.4万辆,同比下降26.6%。
纵观近三年PHEV的销量及增长变化不难发现,尽管在绝对销量上,PHEV都实现了连年增长,但从PHEV占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的变化看,则呈现逐年萎缩的状态。在乘用车领域,PHEV在2015年的销量占当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18%,2016年这一数据下滑至16%,到2017年继续滑落至14%;商用车领域,不仅PHEV的销量占比从2015年的7%,下滑至2017年的2%,而且近两年PHEV商用车的销量也呈现明显下滑状态,其中2016年PHEV商用车销量同比下滑17.4%,2017年PHEV商用车销量同比下滑26.3%。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这种天壤之别在我国表现尤为明显。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欧洲市场的纯电动汽车和PHEV的销量比例已经接近1:1;在美国,PHEV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中的占比约为47%,而且A级以上PHEV的占比甚至达到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92%。与中国市场不同的是,在欧洲及美国市场,PHEV与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差距并不大,且PHEV的销量已经或者正在赶超纯电动汽车。
■ 补贴政策有差异 导致插混占比下滑
不可否认,政策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
可以说如果没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很难有今天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先优势,而政策对PHEV的“弱”支持也成为其销量占比和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日前召开的2018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直言,国家政策对PHEV的补贴过低。按照现行补贴政策,2017年,纯电续驶里程大于50公里的PHEV国家统一给予2.4万元的补贴,而纯电动汽车按照续驶里程不同补贴分别为2万元、3.6万元和4.4万元三档。同时,政策还规定地方补贴不得超过国家补贴的50%。在PHEV售价与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大于150公里)相近甚至略高的情况下,补贴优势弱于纯电动汽车的PHEV,其市场竞争力必然大打折扣。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董扬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曾表示,PHEV销量占比及增速在近三年持续下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家政策导向所致。从补贴政策的力度上看,相对PHEV国家更支持纯电动汽车。从各地出台的不同版本的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政策上看,这种政策的倾向,也正是导致PHEV陷于非主流境地的原因。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京,多年来PHEV一直被北京市政府拒于新能源汽车目录门外,因此拿不到地方财政补贴、拿不到新能源汽车牌照,也享受不到不限行等新能源汽车的“特殊待遇”。因此,在北京,截至2017年底,PHEV的上牌量仅为1500辆。与北京不同的是,上海、深圳等地都将PHEV纳入到本地新能源汽车目录,但由于两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整体体量都没有北京大,尽管PHEV在当地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占比高于北京,但从绝对量上看,仍然难以扭转相对小众的市场角色。
■ 借技术之便“钻空子”
弃用纯电模式制约插混推广在政策层面,PHEV遭受多地政府“冷遇”,将其拒于新能源汽车目录门外,这种“不公平”待遇的背后,一定程度上导致PHEV在使用环节滋生诸多乱象。
“据了解,有相当一部分PHEV车主根本不为车辆充电,更有甚者,干脆把车辆的电池拆下来,完全当燃油车在使用。”在刚刚结束的2018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再次揭示了PHEV的使用乱象。实际上,针对北京为何不将PHEV纳入地方新能源汽车目录这一问题,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几位相关负责人曾多次指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利用PHEV的技术特性,在使用环节“钻空子”,不充电、直接将PHEV当传统燃油车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北京未将PHEV纳入地方新能源汽车目录的主要原因之一。
记者在杭州调查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时发现,在这座PHEV和纯电动汽车都可拿到新能源汽车牌照的示范城市,PHEV在使用过程中不充电的确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一位网约车司机告诉记者,他之所以购买PHEV就是因为能拿到牌照,然后加入网约车公司。这位网约车司机坦言,如果有其他途径能够更快捷地拿到牌照,他并不会选择购买PHEV。“实话实说,购买了这辆PHEV半年多,我几乎没有给车充过电,完全当燃油车使用。由于价格偏高,我身边的朋友购买PHEV的并不多,不过购买了PHEV的人,平时使用的时候几乎都不充电。”这位网约车司机说。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的PHEV售价普遍较高,一般都在15万元以上,至少比同级别燃油车高出30%,而且因为车辆增加了电机、电池等系统,如果“不充电只用油”其实际油耗并没有降低。杨裕生认为,PHEV是大马拉小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资源浪费。“发动机排量很大,但实际上,车辆并不需要那么大的动力。PHEV是两个系统,一个是燃料系统、一个是燃油系统,两大系统并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增加了车重。远距离行驶用燃油系统,不节油也不减排,而且能耗还有可能因车辆整备质量的增加而提高。”杨裕生说。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