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燃料电池车之殇:发展如何突破“死胡同”?

“因为涉及完全不同的充电基础设施投入,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同时在同一市场上生存的可能性比较低,这是一道单选题。丰田开放专利,实际上是在和纯电动车抢路线。丰田期望做大汽车燃料电池市场,占领世界车市制高点。”

我国燃料电池车之殇:发展如何突破“死胡同”?

在CES展会上,丰田汽车公布了Mirai燃料电池汽车的最新进展。Mirai是一款氢燃料电池汽车,由氢和氧的化学作用作为动力。公司表示,Mirai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正式商用。

此前,丰田对外公布了燃料电池车“未来”的五千多项技术专利。没有哪个企业会把自己的核心战略和盘托出。针对丰田决定开放专利,有业内人士从利益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丰田遇到了和纯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类似的问题:技术领先无法独自开拓市场,眼看着被更多车企选择的纯电动车在市场上的声势越来越大,保守的丰田不得不效仿去年开放专利的特斯拉。“因为涉及完全不同的充电基础设施投入,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同时在同一市场上生存的可能性比较低,这是一道单选题。丰田开放专利,实际上是在和纯电动车抢路线。丰田期望做大汽车燃料电池市场,占领世界车市制高点。”

联合做大燃料电池市场

2014年12月,丰田在全球汽车厂商中率先将燃料电池车Mirai推向市场。丰田制定了初级推广计划,预计2020年前为普及阶段,作为第一个销售整年的2015年为500辆。

但丰田推广燃料电池车,至少面临三重困难:一是丰田要单打独斗,从教育消费市场到宣传普及,丰田面对的是一张白纸。而很多车企,由于在技术上的差距,已经主动或被动放弃燃料电池车。

其次,燃料电池推广要建设大量的加氢站,而且单座成本高达3000万元左右,丰田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作为和燃料电池此消彼长的纯电动车,市场声势越来越高。

丰田开放的技术中,包括1970项涉及燃料电池堆技术,290项涉及高压氢罐技术,3350项燃油系统软件技术专利以及70项氢气生成和供应技术。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车企和机构,丰田开放的专利会有用,但要学到核心技术并非易事。“丰田知道你学不精,不会对他构成威胁。”

此前有过特斯拉开放专利的举动,人们很自然地把丰田的举动与特斯拉的放开专利联想到一起。

特斯拉的专利开放没有附加任何条件,但是,丰田的专利开放附加了条件,一是时间期限(预计到2020年底);二是丰田请求(但不强求)提供自己的专利的互惠协议。当然,丰田也有不附加条件的加氢站技术专利开放。

人们如果采用丰田的专利技术,表面上节省了一大笔费用,捡了大便宜,但是,今后必须沿着丰田的轨迹前行,以后技术升级不可避免面临着有偿使用的局面。

这正是丰田所希望的,前期舍得付出,一大群企业吸引到自己的周围,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从而取得技术主导权。一旦这样的局面形成,前期免费捡便宜的企业就被套牢,想逃也逃不掉。

放开专利或为共同抵御风险

业内人士称,燃料电池的研发很难,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催化剂、膜、储氢、系统复杂性和制氢。目前,燃料电池的催化剂必须使用贵金属铂,铂的储量非常少,全部供给汽车业使用可能都不够。

目前,燃料电池使用的氢气主要来源于化工副产品和天然气重整。化工副产品制氢,其成本大部分被主产品承担了,自然价格比较便宜。但是,化工副产品制氢的数量有限,当燃料电池大规模投入使用后,化工副产品制氢还能满足需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