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推广怪圈 仍是政策保护下的易碎品
“从1月1日到现在,一辆电动车都没卖”,在北京的一家销售新能源汽车的4S店内,一位销售对笔者如是说道。
在中国车市一片火爆的2016年,中国也完成了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卫冕,然而在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这片晴空下,多少有些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意思,在推广走入怪圈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仍是政策保护下的易碎品。
补贴政策未落地≈没有销量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个最为尴尬的事情就是:没有补贴基本就等于没有销量。
文章开头的那位销售对笔者表示:“现在店里有车,但是不能上牌”,说着他整了整上衣,“地方补贴还没正式下来,现在不敢卖。”
也正是因为地方补贴尚未落实,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出现了断崖式下跌,销量为5400辆,同比大幅下降6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则只有3908辆,5400辆放到2016年甚至还比不上比亚迪一家车企的月均销量数据。
图片来源:网易汽车配图
一辆车都没有卖的品牌并不是特殊事件,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1月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产销数据都为零。”据笔者了解,这些品牌包括吉利、江淮、奇瑞、腾势、东风启辰等车企。
造成这一尴尬现象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地方补贴尚未落实,除此以外,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的退坡也是销量受挫的一大原因。
以北京为例,在2016年就是按照国补、地补1:1的比例来下发补贴的,国补具体金额如下表所示:
根据最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在2017年,国补按照计划退坡20%,而地补则规定不得高于国补的50%,这时国补的金额就变成了这样:
按2017年的补贴标准计算,混合动力汽车车型退坡0.5万至2.55万元不等,波动较小;电动车型在全国绝大多数地方总补贴降低幅度达40%,影响较大。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