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推广怪圈 仍是政策保护下的易碎品(2)

国家补贴退坡,地方补贴又尚未出台,造成了销量上暂时的困难局面。 车企自掏腰包“买单” 笔者以一位顾客的身份致电了一江淮新能源汽车4S店,其销

国家补贴退坡,地方补贴又尚未出台,造成了销量上暂时的困难局面。

车企自掏腰包“买单”

笔者以一位顾客的身份致电了一江淮新能源汽车4S店,其销售顾问表示目前店内的车比较少:“买车要抓紧了,现在还有很多人在排队,目前价格与去年持平,但是厂家政策还没下来,再过几天可能就不是这个价了。”

以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0万辆的北京为例,续航里程超过250公里的新能源汽车购车成本一下多了4.4万元,对于本就处于萌芽阶段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平添了困难,于是很多车企在2017年开启了“企业补贴”通道,为补贴退坡买单。

首先是北汽新能源,这家企业在年初的时候发出公告:2017年春节前,北汽新能源全系车型不会涨价,公司将出资承担补贴退坡的相应差价,这一政策也使北汽新能源避免了一些车企销量为零的尴尬场面。

春节过后,北汽新能源的2017款EU260和EX260上市,这两款车的上市实际上也是一个变相的降价。EU260对后排空间进行了升级,但两个版本的售价分别降低了3万元和4.1万元,等于价格仅上涨了3000元和1万元。

新能源车推广怪圈 仍是政策保护下的易碎品

而EX260则是由老款的EX200升级而来,搭载了容量更大的三元锂电池。续航里程的升级使EX系列的补贴等级升了一级,而价格又降低了1.2万元,使最终的终端售价上涨1万元。

随后比亚迪开始跟进,据了解,比亚迪在北京的终端由厂家补贴2.5万元,而笔者在了解了几家4S店的补贴政策后,发现不同的4S店终端的最终补贴在2.9-3.4万元不等,核算下来大概单车的购买价格比2016年贵了1-1.5万元。

在笔者与比亚迪一位内部人士沟通中得知,比亚迪在2月份将会推出一个针对没有地方补贴城市的补贴政策,但还没有最终推出。笔者从论坛中的网友了解到,山东地区厂家补贴为2.2万元,相当于车价上涨2.2万元。

在吉利的经销商口中笔者得知,目前帝豪EV的售价和去年相比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截止时间为3月1日,之后将如何变化目前还不得而知。经笔者询问得知,其价格未上涨是因为厂家进行了补贴,所以购车价格并未上涨。

这里就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值得关注:一些车企只是通知到终端的4S店进行购车补贴,而并未发布官方的补贴计划。

笔者推测,这一现象说明终端的补贴或许并不是长期的,而是在地方补贴政策尚未出台以前对市场销量的一个保护,随时都有可能受到厂家政策调整的影响。

补贴退坡影响有多大?

笔者与腾势一位内部人士取得了联系,腾势方面认为:退坡补贴会造成购车成本的上升,也会在短期内对腾势的销量造成一定压力,但长期来看是有利于行业长远的良性发展的,对腾势影响也并不大。

与腾势持类似看法的还有比亚迪,他们同样认为,补贴的退坡从长期来看并没有很大影响,“长远来看,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下降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2017年,比亚迪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规模,实现规模化成本下降,同时还将启动新能源汽车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大规模推广”,一位比亚迪内部人士如是说道。

与这两家企业意见相左的是北汽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汽车营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皓表示:“补贴退坡对任何一家新能源公司的影响都非常大,所以我们专门设立了卫蓝基金,用来补贴用户在购买纯电动车时的价格差异。”

从短期来看,补贴的下降无疑会使新能源车企面对一定的压力,电池成本的下降速度远远比不上补贴的下降速度,但长远来看,补贴退坡又是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剂良药,苦是苦了点,效果应该不会太差。

结语:

新能源汽车势必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目前仍然只是政策保护下的“易碎品”,不只是中国,全世界都是如此。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国对于本国新能源车企的保护是否能够健康的使其“茁壮成长”?当2020年补贴完全退出以后,外资品牌势必会涌入到中国市场,届时我们的新能源车又将用什么来竞争?

希望届时我们的纯电动汽车产品续航能够达到600公里,而对于众多自主车企来说,还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