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东:新能源汽车发展应借力“两会”扬帆

这些被群众关心代表关注的话题无一不与汽车行业发展紧密相关。我国汽车市场连续六年稳居世界第一消费市场。然而,整个社会,包括城市规划、燃料供给、道路建设以及汽车文化、安全驾驶等诸多方面并未跟上汽车市场的步伐。

程晓东:新能源汽车发展应借力“两会”扬帆

近日随着两会召开,有关大气污染与交通拥堵以及能源安全等社会问题再次成为两会代表热议的焦点。这些被群众关心代表关注的话题无一不与汽车行业发展紧密相关。我国汽车市场连续六年稳居世界第一消费市场。然而,整个社会,包括城市规划、燃料供给、道路建设以及汽车文化、安全驾驶等诸多方面并未跟上汽车市场的步伐。汽车工业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产业,其高速发展对于空气环境与能源消耗的负面影响正日益显现。因此,着力推进低碳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对促进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已尤为重要。

一方面大气污染环境恶化,降低居民生活质量影响出行安全。近一两年来,北京乃至全国大部分城市持续遭遇严重雾霾天气,多个城市PM2.5浓度创历史新高,尤其京津冀地区污染最为严重,部分监测站点PM2.5值爆表,达到950微克/立方米,一度导致全国七分之一国土面积遭受雾霾笼罩,受影响人口达到6亿。持续的雾霾使各大医院呼吸疾病门诊就诊人数急剧增多,老人孩子不敢出门,有些学校也被迫停止课外活动与课操。雾霾的不期而至导致多地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取消、水路停运、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其危害程度与南方雨雪天气不相上下,严重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健康与日常出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竟演译成我国大中城市空气状况的真实写照。

我国CO2排放总量已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超过第三位俄罗斯3倍。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的观测研究看,北京市增加的主要污染物,是由汽车尾气和燃煤排放等转化而来的硝酸盐和硫酸盐等污染物质。全国其它大中型城市,城市运行带来的各类污染物排放量非常大,污染源排放污染物难以扩散,导致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叠加,使空气中CO2排放量快速上升,雾霾天气较之前有了数倍增加。日前一部有关雾霾调查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更是引发了全民关注与极大反响。客观的讲,汽车尾气排放是否是造成雾霾污染的罪魁仍存有较大争议,但交通拥堵不断升级,汽车尾气排放日益加大,对于环境恶化也是难辞其咎脱不了干系。

另一方面能源消耗日益加剧,石油供应压力不断上升。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3亿辆,位居世界前列。而汽车是能源消耗大户,年消耗我国汽油消费总量约80%、柴油总量约30%,因汽车增长而增加的石油消费每年达到3000多万吨。“十二五”以来,我国新增炼油能力接近1.9亿吨,几乎被新增的8000多万辆汽车消耗殆尽,给国内燃油供应带来较大压力。

我国是世界石油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国内石油资源严重不足,据国际能源署报道,我国人均石油资源量和人均产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8.3%和21.4%,人均油气资源相对贫乏。2014年全国石油产量2.1亿吨,净增长138万吨,同比增长0.7%,连续五年保持在2亿吨以上,但仍需大量进口弥补需求缺口。据海关总署统计,2014年我国进口原油3.1亿吨,同比增长9.5%,原油对外依存度已从本世纪初的32%升至59.6%。而未来5-10年,我国汽车产销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每辆车年均耗油约2.15吨,远高于日本车均1.1吨水平,到2020年全国汽车保有量预计超过1.75亿辆,将新增近2亿吨燃油需求,我国能源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

长期以来作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的美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于2011年实现重大突破,降至50%以下。汽车保有量更高的美国,又是如何实现石油对外依存下降的?从美国市场看,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降低并不是短期需求下降的偶然因素所致,主要原因应归结于美国针对节能减排采取的一些卓有成效的具体措施。包括大力开发各种非常规资源如天然气、煤层气以及页岩气与页岩油的开采与利用,开展推进节油技术并提高能效利用率,实行CAFE燃油经济性标准,以及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等。因此,国际经验启示我们,仅靠市场自身解决抑制汽车发展的瓶颈问题是难有出路的,必须依靠政策的引导与扶持,尽早过渡到立足于发展清洁替代能源、提高能效和实行多元化交通上来。而新能源汽车的尾气排放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烟尘颗粒等与传统动力汽油机产品相比有着明显的改进与优势,尤其是在行驶过程中几乎零排放的纯电动汽车对于减轻大气污染作用更加突出,同时还可缓解对石油的需求压力。因此,进一步加大加快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与推广已迫在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