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部长万钢:去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2万辆

万钢表示,无论是科技发展方面,还是科技改革方面,都是“蛮拼”的。新能源汽车,到去年年底保有量已经超过了12万辆。今后,政府各部门不再介入项目管理,科技成果要进入科技体系向全社会公布。

lj.jpg

上午,万钢在记者会上就新能源车的问题答记者问 摄/法制晚报记者 付丁

今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科技部部长万钢就科技改革与发展答中外记者提问。

 万钢表示,无论是科技发展方面,还是科技改革方面,都是“蛮拼”的。新能源汽车,到去年年底保有量已经超过了12万辆。今后,政府各部门不再介入项目管理,科技成果要进入科技体系向全社会公布。

 科技发展科技改革 都是“蛮拼”的

 记者:去年,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推进科技改革和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的进展,所以请您分享一下过去一年的感受。

 万钢: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也是科技改革发展过程当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去年中央、国务院常务会专题研究科技工作达到15次之多,这说明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无论是科技发展方面,还是科技改革方面,都是“蛮拼”的。

 首先,基础研究是“蛮拼”的。我们在生命科学和基因工程方面有新的重大突破,为未来人类疾病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鸟类起源的研究成果列入了《科学》杂志的十大科学突破。在新型铁基超导材料、暗物质实验室等方面都有重大成果。总的来说,我们在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纳米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的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总量保持第二,被引用的数量提升到了第四位。国内的有效发明专利预计达到66万件,同比大幅增加。

 中国科学家用他们探索科学所获得的新知识,为世界科学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我们的战略高技术研究是“蛮拼”的,“天河二号”连续四年居世界超级计算机的榜首,航天探月按计划顺利进行。

 “高分二号”卫星提高了中国民用遥感水平。“快舟二号”成功升空,也提升了我们应急观测的能力。深水钻井平台、深海探测获得高产油气流。“蛟龙号”持续进行远洋的深海科学探索,无人潜水作业系统实验成功。杂交水稻百亩均产量超过1000公斤,又创下了一个世界纪录。中国云的研发,形成了系统解决方案,支持着阿里、百度等的云服务。

 我们的产业发展是“蛮拼”的。当年,高铁突破十大科技难关,实现了从时速250公里到380公里的提升,现在开始在祖国大地上行驶,并走出了国门。相关技术持续发展,开展了谱系化、智能化的产品研发,并且运用在城际快车、地铁等各个方面。

 去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12万辆

 万钢:新能源汽车,到去年年底保有量已经超过了12万辆。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使我们多年研发的成果进入了产业化的阶段,去年就有近8万辆在市场上销售。同时,租赁等新的商业模式也挺给力的。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多个重要指标增长都在30%左右,综合竞争力快速提升。中关村还是我们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先行先试的区域,很多好的有效的措施正在向全国推广应用。

 115家高新区的总收入同比增长了15%,研发投入、企业专利、新产品的产出都占了全国企业的1/3左右。从2006年开始,中长期规划开始实施以后,设立了一批重大专项,重大专项的任务落实也是“蛮拼”的,进入国际主流的国产CPU,操作系统整机进入小规模的生产,介质刻蚀机等高端集成装备不仅装备了我们的产业,也向国外出口。数控机床的产品销售和应用新增的产值达到170亿元。

 刚才我提到了4G网络,发牌以后,我们国家已经是全球最大的4G网络了,TD-LTE的用户超过了7000万户。第四代高温“气冷堆”工程的建设正在顺利的推进。

 粮食丰产科技累计增产4302万吨

 万钢:农业科技创新也是“蛮拼”的。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超过了56%,为粮食的“十一连增”和农民的持续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十二五”期间,累计增产粮食4302万吨。正在全面推进的渤海粮仓科技工程主要解决中低产田、盐碱荒地的改造提升。种业科技方面为农业的良种使用率提高打下很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