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部长万钢:去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2万辆(2)
科技惠民的工作也是“蛮拼”的。创新医疗器械的示范应用达到了十余万套,一大批产品成功实现了国产化应用。重大疾病的协同研究网络有覆盖到乡的预警预报系统,有一系列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医院重点实验室所进行的研究发挥作用,特别是新医药的产业联盟也开始发力,有效支持了登革热、埃博拉、H7N9等重大疾病的防控工作。
大众创新创业也是“蛮拼”的。仅仅在中关村去年每天就有4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诞生。科技改革也是“蛮拼”的,去年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改革、科技项目经费管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成果转化、中关村试点政策的推广、科研基础设施向社会开放、科技基础制以及院士制度改革方面都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的出台,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千千万万科技专家包括两会的人大代表、委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措施。我们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也十分给力。
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取得进展
记者:2014年被称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破冰之年”,特别是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已经全面启动。全社会特别是科技界对此十分关注,能否具体说一下改革的进展?在推进改革的过程当中,是否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万钢: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直接推动下,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的科技体制改革,勇破坚冰、高速前进,打响了一场勇闯“深水区”、敢啃硬骨头的攻坚战。
我刚才列举了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科技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社会开放等等一系列改革。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两项重要改革的进展,也是大家最关心的两个方面。一是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管理的改革,二是关于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改革。
万钢:中央财政的科技资金和近百项科技计划分40多个部门管理,客观上的分散造成了重复、封闭,影响了效率,资源碎片化问题突出,多头申请、跑项目的负担特别重。今后每个科技计划都由一个高层组成的战略评审和综合评审委员会做出战略决策咨询,科技项目具体评审由专业机构进行,政府各部门不再介入项目管理,科技成果要进入科技体系向全社会公布。
广大科技人员也多次提出这个问题,多头申请、跑项目的负担特别重。这个问题中央领导有很明确的批示,要求在保持财政对科技投入力度的同时,全面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科研资金要进一步整合,不能分割和碎片化。
所以,这次关于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重点,就是针对科技计划进行顶层设计,强化分类资助。逐步打破条块分割,加强统筹协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以目标和绩效为导向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体制,使国家科技计划更加聚焦于国家目标,更加符合科技创新的规律,更加高效配置创新资源,更加强化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最大限度的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我爱电车网微信](http://www.itdcw.com/uploads/allimg/150421/1_1632356541.jpg)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