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电动车迷途:市场蓄势 政策不明 何去何从?(3)
值得一提的是,曾主政东风汽车公司的陈清泰并非一开始就支持低速电动汽车发展。据业内人士介绍,发展低速电动汽车的阻力主要来自于传统汽车企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曾向媒体不点名地指出:“为什么有人说低速电动汽车不算汽车?归根结底,是市场争夺问题。”
前述业内人士透露,工信部相关部门都支持发展低速电动汽车,并试图以此作为电动汽车的突破口。2011年年中,有媒体报道,工信部发布了一份《低速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条件(试行)征求意见稿》,但该征求意见稿网络上已无法查询。据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双方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两部委对于低速电动汽车发展意见的确尚未统一。
随着发展低速电动汽车呼声日益高涨,2012年11月,工信部、科技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进行了一次关于“短途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摸底检测分析项目”调研。据称,该调研的主要目的是对低速电动汽车的技术性能指标进行摸底。
上述业内人士告知,决策层已督促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进一步落实纯电动乘用车的发展政策。2014年11月,为了填补纯电动乘用车准入管理办法的空白,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部分专家据此解读为政策面已逐渐放开了对低速电动汽车的准入,认为低速电动汽车的春天即将来临。
但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处长李钢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该征求意见稿是为了鼓励纯电动乘用车的发展,弥补2004年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缺憾。2004年版是针对内燃机汽车,目前的版本是针对电动汽车,两个文件相辅相成,各有用处。
尽管如此,关于低速电动汽车的发展问题已逐渐成为热点话题。2015年1月14日,在北京举办的首届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低速电动车何去何从”的话题掀起热烈讨论,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直陈有关部门的不作为,他认为,不要政府补贴的低速电动汽车在大量生产和使用,政府拿出高额补贴的高速电动汽车却多年没有实质发展。不给低速电动汽车“准生证”,不让“报户口”完全不合理。
但国家发改委人士缺席了这场论坛。事后,有国家发改委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这场论坛就是一场“闹剧”。
市场蓄势
尽管政策前景不明朗,低速电动汽车仍然在按市场逻辑前行。
河南奔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瑞谦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不管多少与否,低速电动汽车企业是盈利的。”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