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汽车亮相车展:"闭门造车"造不出互联网汽车(2)

整车量产仍是未知数 在一连串进军互联网汽车的企业名单中,“互联网公司+传统车企”似乎成了标配,不过更不乏多条腿走路的企业。 记者梳理后发现,

整车量产仍是未知数

在一连串进军互联网汽车的企业名单中,“互联网公司+传统车企”似乎成了标配,不过更不乏多条腿走路的企业。

记者梳理后发现,乐视既和北汽签署了合作协议,而自家的超级汽车也同样在研发过程中,目前位于硅谷的研发团队已有超过260人规模,并将建设自己的生产基地;一方面是和阿里签署了互联网汽车合作协议,另一方面上汽也已在硅谷设立风投公司和创新中心,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互联等技术方向,挖掘互联网汽车的潜力;就连在上海车展上宣布造成了最接近量产阶段互联网汽车的车联网企业博泰,也在自家汽车之外,和奇瑞、易到联合打造“共享汽车”模式,共同推出“智能互联纯电动车”,并赋予其一个全新的品牌—易奇。

究竟谁能在这场群雄逐鹿的混战中掌握主动权?在汽车分析师贾新光看来,由于汽车的制造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涉及到发动机、底盘、电子系统等多个方面,虽然互联网企业能够实现概念车接近量产,但最终能否实现整车制造并实现在国内市场上的应用仍是未知数。

而全国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近来不少互联网汽车的概念总体看属于应用层面的互联网应用,只是把手机的功能搬到车载屏上,“互联网汽车不是一部手机加4个轮子就成了。真正的车辆探测外部的传感器布置、车辆总线控制和车辆与道路和车辆的互联互通是我们期待的方向。在纷杂的新车互联网+的概念下,真正的互联互通和车辆智能控制是我们期待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