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产销增幅达30倍 “智能化+新能源”实现强国梦
日前,我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利用三个十年分“三步走”战略,将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其中,汽车产业重要一环,明确指出要“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这意味着,经过10多年“从小到大”演变之后,我国汽车“由大转强”的路径将锁定在汽车智能化与新能源汽车两大领域。
据工信部发布的规划,到2025年,我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要达到3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并要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破解汽车产业发展瓶颈
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共有10多次提到“汽车”,凸显了汽车产业在整个制造中的重要性。
其中,该战略明确提出要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经过前10多年的高速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一方面,我国汽车市场自今年起,正处于快速调整期,市场增速急速下滑,市场面临拐点;另一方面,我国汽车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53%,与汽车强国4%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也透露,《中国制造2025》战略最早起草时,并未将汽车产业纳入,一直到最终提交方案时,汽车产业才被纳入范围。这也说明了,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是制造而非创造,汽车产业更多呈现出的是“大而不强”。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45亿辆。石油进口依存度已接近60%,交通领域石油消费占比接近50%,其中近80%被汽车消耗。汽车产业肩负改善交通、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重要责任。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在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着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出,将让我国汽车传统制造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打开了整个产业发展的一片新天地。
新能源车产销增幅达30倍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出炉,给新能源汽车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最终定调,确定了我国汽车产业未来“由大转强”的突破口,将以新能源汽车为契机,培育整个产业链的创新发展。
据工信部发布的阐述文件,我国未来10年汽车产业将主要突破新能源汽车领域,包括整车以及配套技术,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也就是到2020年,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70%以上;到2025年,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3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其中,到2025年,要实现两家整车企业销量进入世界前10,海外销售占总销量的10%而核心配套能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系统实现批量出口。
这是自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落地之后,再一次从战略层面确认新能源汽车的地位。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83900辆,而今年前4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3.44万辆。这就意味着,在未来10年发展过程中,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要比达到目前将近30倍。
此外,对于节能汽车,《中国制造2025》战略也明确指出,到2020年乘用车(含新能源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5升/100公里,2025年,降至4升/100公里左右。到2020年,商用车新车油耗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到2025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