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动车利好再现 实力微型电动车企业见到曙光
我爱电车网6月5日讯(杨阳 北京报道)对于中国新能源车或者说电动车整个行业来说,工信部6月4日在其网站发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是一个重大的利好。
这个《规定》已经国务院同意予以发布,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自2015年7月10日起实施。记者在第一时间走访了一些在“合法”和“等待政策明朗”边缘的微型电动车生产企业和业内专家,都认为这一《规定》的出台是“门槛提高,准入放宽”的重大利好消息。
文件称,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支持社会资本和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参与纯电动乘用车科研生产。
根据规定,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需面临诸多硬性指标的严苛筛选。首先必须在中国境内注册,并在技术上具有纯电动乘用车产品从概念设计、系统和结构设计到样车研制、试验、定型的完整研发经历,同时需掌握整车控制系统、动力蓄电池系统、整车集成和整车轻量化方面的核心技术以及相应的试验验证能力,拥有纯电动乘用车自主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
其次,新建企业还应具备完整的样车试制条件。自行试制的同型纯电动乘用车样车数量不得少于15辆,并需满足一次充电续航里程不得低于100公里,0-50km/h加速小于5秒及最高时速大于100公里等技术指标。另外,这些企业还需拥有完善的销售及售后体系。
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电动车营销公司总经理刘国增认为,对于新能源车行业来讲,是个重大的利好消息。这个消息说明我们国家在有条件放开资质,只要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可以生产电动车,特别是对一些有生产能力的微型电动车企业,可以说一步就进入了“合法的行列”,因为《规定》里面设定的条件,像唐骏欧铃完全符合了。另一方面,这个《规定》也会说明国家旨在杜绝以前说的借着新能源的名干非新能源的事。
准备在新能源电动汽车上大展身手的北京蓝时集团也认为这是一个利好消息。该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詹天佑认为,《规定》的出台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门槛逐步放低,为更多想进入该行业的企业开放了一道门。可以预见的是动力电池、电机电动、整车设计企业、动力系统总成企业等核心零部件将会积极的申请纯电动车生产资质,互联网企业也会乘机切入整车制造。在此背景下,纯电动车生产资质的放开也会促使传统汽车制造商放低姿态,积极与行业外企业寻求合作。管理办法中提到的具备纯电动乘用车整车正向开发能力,也对拟申请资质的企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这个《规定》最大的特点,就是减少了对4大工艺的投入要求。大家都知道,一般生产汽车,需要投入20亿元,建4大工艺,需要4年时间。现在的要求,体现了中央的互联网+思维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现有汽车生产产能过剩的现状,另一方面,减少了新准入公司的大量生产设备固定资产投入,体现了轻资产的互联网思维,符合高科技行业的要求。对于双100、减量化等,都做了明显的要求,提高了门槛,这对于整个产业的质量提升是个好事。汽车避免不了要上高速行驶,人命关天,不应应该低价而低品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隐患和威胁。高度重视研发,测试及试制,以及销售和服务,是新时代新常态的显著特征,不再强调重资产的生产设备巨大投入。也是工业化4.0的要求和体现。”詹天佑说,“对于蓝时集团而言,也是一件好事,我们也会为全面进入整车时代而努力,为蓝天白天时代的重现而共同奋斗。”
工信部赛迪顾问研究总监吴辉认为,管理规定的出台意味着汽车行业的门槛逐步放低,为更多想进入该行业的企业开放了一道门。可以预见的是动力电池、电机电动、整车设计企业、动力系统总成企业等核心零部件将会积极的申请纯电动车生产资质,互联网企业也会乘机切入整车制造。在此背景下,纯电动车生产资质的放开也会促使传统汽车制造商放低姿态,积极与行业外企业寻求合作。管理办法中提到的具备纯电动乘用车整车正向开发能力,也对拟申请资质的企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微型电动车也是机会,但是会促进微型电动车产业分化。高端的具备研发能力的将获得牌照成为正规军,低端的将逐步就消亡了。我觉得这个办法的出台也在一定表明了国家多低速车的态度,那就是坚决不让没有资质的低速车转正。”吴辉对我爱电车网(微号:xevcar)表示。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