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四地能新建厂?纯电动车项目审批收紧
初创车企陷入资质申请困境
政策变动足以改变一个行业的发展路径,随着一则名为《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简称“管理规定”)政策的对外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向或将发生重大改变。该管理规定主要用于指导、管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相关项目投资,而之所以称其可能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方向,根本原因在于该政策首次为汽车项目投资圈定了地盘,这对于闯入造车大军的众多初创造车企业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
■ 四地具备达标可能性
根据管理规定,纯电动车项目所在省份应满足四个基本条件: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充电基础设施较完善、桩车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能源僵尸企业、僵尸资质清理工作完成,以及现有新建纯电动汽车项目建设完成、产量达到建设规模。
其中,仅“新建纯电动汽车项目建设完成、产量达到建设规模”一项,就将7个省市置入不合格队列。而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充电桩建设数量要求将合格地域队伍再次缩小。
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准入政策自2015年7月开始实施,截至2017年6月,共计15家企业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这15家企业分布在北京、天津、重庆、广东、浙江、河南、江苏、江西、福建、安徽、甘肃11个省市。15家企业中有6家企业正式获得造车资质,从2017年销量来看,产量规模有望达标的企业可能仅有四家: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铃新能源和知豆。这意味着,上述省市除北京、安徽、甘肃、江西以外,其余省市均暂时无法新建纯电动汽车项目。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