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痛点缠身:质量参差不齐 报废回收存困境
居住在北京市昌平区的蓝宇(化名)上下班往返需要60公里。
为了快速拿到牌照,蓝宇在2016年年底申请了新能源号牌,第二年年初就取得指标。他对此倍感侥幸:“燃油汽车牌照中签率已降至千分之一,新能源牌照也越来越不好拿,如果再晚一年,就要排队到2022年了。”
不同的城市,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定位也不同。在天津,上海等地,插电混动车型也可算作新能源汽车;而在北京,只有纯电动汽车才算新能源车辆。
“我是没得选择,只能买电动汽车。”蓝宇打心底里并不接受电动汽车,而购买电动汽车后,续航里程短、突然断电、电池衰减等问题更让他后悔不已。
“电动汽车将是中国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汽车评论员钟师说,目前,某些厂家涉足新能源领域只是为了获取国家相关补贴,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电动汽车研发上,导致电动汽车问题频出,有必要提高门槛、加强监管,防止新一轮产能过剩的产生。
涉电问题后患多
取得新能源汽车指标后,蓝宇立即购得一款型号为帝豪EV的吉利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成交价格为14.5万元。厂家称该车续航里程为250公里。
因为有固定车位和充电桩,蓝宇给车充电比较方便,充满电池需要45度电,花费30元左右。
然而,购车不久,蓝宇就发现实际续航里程和车载显示里程不符。尤其是在冬天,无论开不开空调,实际续驶里程和显示里程相差约25%。“平时满电能跑200多公里,在冬天也就是150公里。”蓝宇说。
“更大的困扰是突然断电。”据蓝宇回忆,第一次断电发生在去年初冬,他开车接孩子放学,当时车载显示可行驶30公里,正准备往回走时,车载显示公里一下子变为0,车子没有预兆突然断电,无法启动。之后,维修人员告诉蓝宇,在冬天,车辆的显示电量和实际电量确实会出现差别,为了保证电量充足,冬天需要经常充电。
此后,蓝宇的电动汽车也陆续出现过几次断电的情况,因为怕出事故,他不敢轻易开上高速。
让蓝宇不满意的还有车险,这款帝豪EV的成交价格是14.5万元,却要按照20多万元的车辆价格来投保。
月2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几家新能源汽车4s店。多家新能源汽车销售点的销售人员均表示,由于目前国家和地方对新能源汽车补贴较高,一般消费者购车的实际价格约为车辆官方指导价的一半左右,消费者已经享受到了很大的实惠。无论车辆的购买价是多少,都只能按照补贴前的官方指导价购买保险。
不过,对于保险能保哪些项目,蓝宇并不知晓。有专家表示,按照4s店给出的官方指导价格确定保费的做法,过于一刀切,很少有消费者关注具体的承保内容,后期可能引发赔付争议。
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贾海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国内电动汽车电池损坏赔付是个难题。
贾海茂介绍,在实务中,由事故导致电池损坏,按程序,保险公司应根据电池的损坏状况进行赔付,但厂家却要求回收电池,并以涉及电池技术问题不能对外公开为由,不允许保险公司对电池进行估值。“保险公司无法对电池损坏情况进行评估,无法给出赔付;车辆厂商以涉密技术为借口不公布电池损坏情况和价值。这两方面让电池承保和赔付成为空谈。”
对于电池承保问题,北汽新能源汽车的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根本不用考虑电池性能的问题,质保期内电池不会有问题,衰减是正常现象。至于电池是哪个生产厂家生产的,什么型号,你不需要知道。”
汽车质量参差不齐
除了涉电问题给电动汽车车主带来困扰外,汽车质量也堪忧。
据媒体报道,多位用户反映,江淮城市E精灵iEV6E电动汽车频现爆胎事故。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