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车市:新能源与智能化网联化是焦点(2)

智能化与网联化仍是焦点 在近两年的泰达论坛上,凡是与汽车技术相关的主题或有关话题,几乎离不开智能化与网联化,当然本届泰达论坛也毫不例外。

  智能化与网联化仍是焦点

  在近两年的泰达论坛上,凡是与汽车技术相关的主题或有关话题,几乎离不开智能化与网联化,当然本届泰达论坛也毫不例外。

  在传统汽车领域,大鱼吃小鱼也好,老鼠吞大象也罢,从来没有出现过谁颠覆谁的说法。到了互联网时代,这一说法却频频见诸报端,而且毫无例外都是声称没有任何汽车制造经验的非汽车企业要颠覆正统的汽车制造厂商。与当时提出新能源汽车具备战略性超车意义时一样,国外的苹果与谷歌来了,国内的阿里、华为、乐视、小米也纷纷参战,是否新一轮弯道超车的机会又来了?

  对此,自称不是专家的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博士表示,智能网联汽车不是简单孤立存在的,它是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和整个科技革命、社会文化形态的变化而具备新的内涵。

  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三崎匡美表示,日产汽车正在推动的智能化汽车,正是要解决当前人们所遇到的比如像能源、全球变暖、城市拥堵以及交通事故等挑战。日产要通过智能网联努力为人类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便捷、更加舒适的汽车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三崎匡美的发言反映了日本人一贯的问一说一、问二说二的性格。

  对于智能网联汽车这一相同的问题,来自IT界的乐视EUI研发高级副总裁、乐视车联网CTO饶宏的回答与众不同:现在的智能手机是智能做得最好的,但也谈不上真正的智能,它只是与传统手机相比解决了两个基本问题——互联与开放,这只能算作是智能手机的1.0,再下一阶段就是要真正解决人工智能的问题。智能网联汽车也一样,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是想通过汽车从A点移动到B点。饶宏认为,智能网联汽车与手机一样,第一阶段要解决的是开放与互联的问题,第二阶段才要解决人工智能问题。

  汽车业对中国制造2025不可或缺

  “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这句话国人早已耳熟能详。问题是,中国制造与中国汽车产业的关系是什么?中国制造2025如何带动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本届泰达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秘书长钟志华从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实现途径、实施战略、遵从原则、基本方针等多方面分析,认为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中的相关项目不仅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与汽车产业紧密相关,其中的新材料、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甚至是电力装备与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都或多或少与汽车产业相联。在他看来,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与中国制造2025恰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汽车产业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干之一,中国制造2025为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发展平台。

  具体而言,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在中国制造2025中或者是面向未来的三大突破口。与节能汽车一样,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一旦形成一定的规模,汽车产业成功转型升级的那一天也将自然而然地到来,而中国制造也会由此升华。让我们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