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补”车企到底有多少?多家车企紧急澄清(2)
多家车企紧急澄清
但是,在这份名单中的车企们尤其是深陷舆论漩涡的客车企业,已经等不起权威的正式名单。面对来势汹汹的传言,一些企业率先发声。
本周一,安凯客车(000868)晚间公告称,财政部《关于地方预决算公开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的调查清查做了初步通报。经核实,通报中未涉及公司。而在9月8日财政部发布公告当晚,宇通客车(600066)澄清说明,骗补传言与事实严重不符,公司不存在任何“电池标实不符”的情况。
另外一家乘用车企业——力帆股份(601777)也澄清道,公司暂未收到其他相关正式通知。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该公司同日发布的8月产销快报显示,公司8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仅为13辆,同比下降95%;销量方面,8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42辆,同比下降18%。
崔东树在看了宇通的回应之后表示,“宇通是客车企业的龙头,其确认相关报道涉及宇通的是虚假的,也就是否认了此名单的真实性,这是很好的企业回应。”
同时,他呼吁,相关部委尽快公布完整的名单。“从核查结果看,我个人担心网传报告的核查结果不利于新能源车的乘用车化发展,报告被误读会有风险。”
■专家建言
补贴重点应从客车转向乘用车
一时间,新能源汽车骗补名单传言声势盖过了其他方面的争议。在崔东树看来,通过此次名单传言,新能源汽车发展更应该从中明确补贴的方向——重点补贴乘用车,而不是客车。为此,他提出了四点建议。
针对这次客车成为“骗补”的重灾区,崔东树建议减少公共领域示范补贴,减少客车补贴。客车领域补贴浪费资金严重,示范效果不明显。不会有消费者坐过电动公交、坐过高铁,回家就买电动轿车。这逻辑说不通。
目前补贴的示范意义并不会有扩散效果,只会搞得市场混乱。尤其是这次的骗补风潮的“有牌无车”行为,实际是不排除有地方政府为了自身政绩而协同甚至是鼓励企业作假上牌,谋取地方政绩,因此应该慎重搞这样的公共领域示范运行,把有限的财力放到更有价值的地方。
因此,他建议,加大乘用车私人市场的推广。在他看来,私人市场推广是相对规范的,消费者会综合考虑实际使用价值而购买,这也是汽车强国的目标。“我们的政策过度强调商用车的推广而打压乘用车。”
同时,他建议,减少地方补贴干扰,打破地方保护,调整地方补贴的方向,让地方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国家做好购买补贴,地方补贴不要绑架国家补贴,实现差异化分工。
最后,他建议,坚持发展经济型电动车经济型电动车是未来中国汽车转型升级的关键,应该坚定地发展电动乘用车作为主攻方向,不要被网传的核查的不准确结论所干扰。
■财政部公布的5家骗补企业
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
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