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车生产有了准入门槛 技术爬坡期社会效益优先

纯电动汽车入门并非万事大吉,企业需要先了解清楚退出机制。新建企业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前30日可提出延期申请,审查通过可以延长有效期,每次延期不超过3年。

纯电动车生产有了准入门槛 技术爬坡期社会效益优先

      作为汽车产业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近年来,纯电动汽车一直是国家政策扶植的对象。

  作为汽车产业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近年来,纯电动汽车一直是国家政策扶植的对象。为了防止低水平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促进纯电动乘用车产业的健康发展,7月10日,我国《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正式开始实施,紧接着,发改委组织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咨询会,详细解读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的具体规定,尤其对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进行了解读,要求想要投资纯电动汽车的生产企业一定要了解“入市”门槛及风险。

  电动车“入市”有门槛

  据发改委解释,纯电动汽车入门并非万事大吉,企业需要先了解清楚退出机制。新建企业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前30日可提出延期申请,审查通过可以延长有效期,每次延期不超过3年。因此,3年之后如果纯电动汽车生产企业的技术跟不上,一样要退出。

  入门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据了解,新建纯电动汽车生产企业要有履行保障消费者权益等社会责任的承诺和措施,并提供担保企业和经公证的担保期不低于5年(以项目建成投产为起始点)的担保合同。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书林表示,有的新进企业刚开始做电动汽车,对于5年或10万公里的质保可以大胆承诺,甚至还有8年或15万公里的。但有些企业坚持不到这么久怎么办?没关系,他们在签担保合同的时候还需要有担保企业,这些企业通常都是严格审查能够承担这些质保责任的,万一新进企业做不下去了,就将由担保企业承担这部分责任。比如,新进企业在第4年卖出的电动汽车质保是8年,那么如果这企业做不下去了,接下去的8年还要由担保企业继续承担质保责任。

  针对申请入门的企业,有行业专家库专门把关。据了解,发改委虽为了这一管理办法的实施,专门建立了纯电动乘用车行业专家库,对投资项目申请企业提供的相关真实性和符合性进行审查,并在30个工作日内出具评审意见。未来如果企业的具体产品达不到试制样车的技术水平,依然有被专家库揪出的可能。

  另外,擦边球打不得。张书林表示,这次的生产资质专门为纯电动汽车而设,也严格规定了准入企业的产品路线,想要打擦边球,想先拿到资质在向传统车看齐的想法肯定行不通。不仅如此,拿到这一资质的企业,未来也不能再生产不符合管理规定的电动车,比如低速电动车。

  据了解,之所以要如此强调这些“入市”门槛及风险,是因为最后出台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取消了对新建企业投资项目的投资总额和生产规模的最低要求限制,由投资主体自行决定。这就意味着有些规模不算很大的企业,只要掌握了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就有可能在这次准入资质开放的机会中成为电动汽车企业。

  技术爬坡期社会效益优先

  除了以上这些“入市”以后的风险外,发改委还要对申请企业的申请进行基本条件审核,比如样车的试制能力等。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处长吴卫把这些审核比作是普通人结婚前的检查,只有知道了符不符合结婚条件,才能确保最后婚姻的合法性和生育健康的后代。

  吴卫解释说,传统汽车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有必要设定投资总额和生产规模。目前,新能源汽车还处于艰难的爬坡期,有些关键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和生产规模不是目前主要考虑方面。今后,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市场变得成熟了,规模经济效益的重要性才会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