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新能源汽车全方位政策体系初见成效
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政策利好不断,暖风频吹。从远期看,《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突破百万辆;从近期看,各地都在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大开方便之门。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安庆衡表示,新能源汽车全方位政策体系已见雏形,一个持续稳定的政策环境,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大利好。
■国家政策很“给力”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年初,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利好政策就不断出台。2月2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结束,方案成型后,将逐步进入实施阶段。参照此前的科技部项目经验,为了支持此重点专项,科技部将拨出资金支持,从而给参与专项研究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送来一波“红包雨”。
3月18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初具规模,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和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的总量达到30万辆;新能源汽车配套服务设施基本完备,新能源汽车运营效率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其中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明确了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等发展战略。
6月,发改委、工信部发布《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相比之前的征求意见稿,规定放宽了准入政策,不再局限于汽车产业资本的进入,让很多民间资本和IT巨头看到了从事汽车行业的可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指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在仅仅是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希望能够放几条鲶鱼进来把这池水搅活”。
■地方政策各有高招
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鼓励上,地方政府也没有落后。在进一步明确地方补贴政策之后,各地还出台各具特色的地方政策。以北京为例,为构建纯电动汽车生态圈,5月20日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发布通告,宣布纯电动小客车不受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措施限制,生效日期为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4月10日。就在此政策出台后的一个月,当期北京新能源汽车摇号参与人数就超过可分配号牌数量。
在石家庄,市政府为推广新能源汽车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措施:2014年至2015年在石家庄市购置注册的所有新能源汽车免征车牌费;新能源汽车在省内高速公路及其他收费公路行驶免收车辆通行费;对使用节能新能源车辆免征车船税。对纯电动乘用车和燃料电池乘用车,不征收车船税等。
在南京,市政府为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出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 推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公共机构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快社会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此外,南京将实行差异化的新能源汽车交通管理政策,新能源汽车将享有当日路内停车位免首小时临时停车费的优惠政策。这些只是众多地方政策中的几个典型案例,安庆衡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政策的不断扶持才能壮大,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在逐渐落实,趋势越来越好。
■基础建设逐步完善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工作很大一方面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上半年,各地都出台政策,规范并鼓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市已经开始编制《北京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规程》,明确居住区应将18%的配建停车位作为电动车停车位。《上海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已于7月实施,其中规定新建住宅小区、超市卖场、商务楼宇、党政机关等,以及独立用地的公共停车场、停车换乘(P+R)停车场应按照不低于总停车位10%的比例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广州市也通过《广州市推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新建住宅小区、社会停车场,按不低于规划停车位18%的比例建设或预留充电设施(接口)。
同济大学校长助理余卓平向记者表示,自己近年来一直在呼吁新建住宅小区以一定比例配套充电停车位,现在地方政府都出台了规划,虽然比例各有不同,但说明地方政府开始逐渐重视充电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牛近明赞同余卓平的意见,他同时表示,像北京这种国际大都市,充电服务设施会有自己的特点,未来在公共充电桩上,快充桩的需求应该更大些。
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建设方面,各地相继出台充电服务费收取规定,为充电桩寻找一个“赚钱”的支点。北京富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宁表示,收取充电服务费可以改善公司的经营能力,也为公司扩大经营提供了保障,未来公司计划从商业综合体向小区充电服务延伸,打造电动汽车的生态圈。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