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新能源锂电池企业生存之路 八大动向解析上半年市场格局(3)

在多重动力驱动下,目前已有多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开始布局电池回收利用领域,主要包括材料企业、电池企业、车企以及第三方机构等,如宁德时代

在多重动力驱动下,目前已有多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开始布局电池回收利用领域,主要包括材料企业、电池企业、车企以及第三方机构等,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北汽、东风汽车、格林美、芳源环保、邦普、中国铁塔等等。

有研究机构分析称,随着各路资本抢滩布局,动力电池回收规模有望在2018年谋求破局,从而在未来形成百亿新风口。

欣旺达副总裁梁锐称,目前我国在动力电池技术领域跟日韩差距拉近,国家每年投三四百亿来支持动力电池的发展,实际上是为了把动力电池产业打造成中国工业另外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从材料到电芯、PACK、运营、储能、整车厂全产业链需要重视战略合作。随着锂矿、钴矿资源的减少,回收利用会成为发展趋势,通过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培育业务,形成循环经济的模式,会产生很多的商机。

调研总结与观点

综上所述,2018年以来,受新能源政策、市场影响,各梯队企业生存状态发生巨变;钴、锂原材料价格震荡,矿产资源争夺战持续;高镍三元进程加速,全产业链掀起技改转型潮;新能源产业链整体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动力电池“退役潮”开始爆发,电池回收日益受重视;继石墨烯之后,燃料电池、固态电池等电池技术回热;外企加速入华建厂,中企走出去步伐加快;531补贴新政后,光伏企业密集出售电站资产缓解资金压力等一系列市场变化。

我个人认为,新能源之路虽有坎坷,但“上有政策扶持,下有市场需求”,总体前景向好、趋势特征明显。我建议,除了抱团取暖、还要控制欲望、理性扩张、警惕合作风险,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市场。在新一轮深度洗牌中,剩者为王,控制住风险者才能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