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巨头逐鹿 大有可为的智能汽车市场路漫漫

所谓智能汽车,就是在普通车辆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先进的传感器(雷达、摄像)、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通过车载传感系统和信息终端实现与人、车、路等的智能信息交换,使车辆具备智能的环境感知能力,能够自动分析车辆行驶的安全及危险状态,并让车辆按照人的意愿到达目的地,最终实现替代人来操

行业巨头逐鹿 大有可为的智能汽车市场路漫漫

日前,起缘于《碟中谍5》中阿汤哥的智能潜水服的《智能服装:引爆2016智能穿戴新发展》犹如一磅重弹,激起了智能服装产业热论的千层浪。当然,《碟中谍5》中酷炫的智能科技远不只潜水服一样,还有那通过掌纹压车窗解锁的智能汽车,同样博得观众的惊叹声声。基于此,我们今天就来扯扯关于智能汽车的那点儿事。

行业巨头逐鹿智能汽车

在说道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科普扫个盲。其实,所谓智能汽车,就是在普通车辆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先进的传感器(雷达、摄像)、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通过车载传感系统和信息终端实现与人、车、路等的智能信息交换,使车辆具备智能的环境感知能力,能够自动分析车辆行驶的安全及危险状态,并让车辆按照人的意愿到达目的地,最终实现替代人来操作驾驶的目的。

其实,人们对于智能汽车的畅想由来已久,并在20世纪正式踏上了探索之路。20世纪70年代,美欧等发达国家率先开始进行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与开发;随后,我们国内也于80年代开始涉足无人驾驶汽车的理论佐证和技术研发。

在前期的摸爬滚打过程中,智能汽车的概念得到了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引得越来越多的汽车、科技等行业企业试水智能汽车。日前,《华尔街日报》报道,苹果正在打造自主品牌的电动汽车,并已将原定于生产汽车的600人团队扩张至1800人左右,计划于2019年将首辆电动汽车推向市场。另国内企业也是纷纷摩拳擦掌,运筹帷幄。东风汽车与华为合作,在汽车电子、智能汽车、IT/ICT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展开跨界合作;北汽集团与乐视携手,以乐视汽车生产厂商的身份在智能汽车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上汽集团与阿里合作,同时开发无人驾驶功能;一汽集团则于今年4月发布了智能汽车“挚途”战略;江淮汽车计划于2020年进入3.0时代;海马汽车也于今年3月正式发布了移动互联人车生态系统;长城汽车则表示将投50.33亿元用于发展智能汽车项目。

伴随着大腕大款而来的各汽车、科技、互联网企业抢滩智能汽车市场,无疑将对行业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将引领整个智能汽车及相关产业朝着做强做大的方向迈进。

行业巨头逐鹿 大有可为的智能汽车市场路漫漫

智能汽车产业空间何在?

“碟5的黑科技中,对那个手掌按压玻璃直接开销的智能汽车比较感兴趣,不知道对于创业屌丝来说,还有没有可以切入的空间?”继智能服装的讨论之后,网友再度提出如是疑问。对此,我可以给予的回复是,“智能汽车的市场空间巨大,行业发展大有可为”。这个推断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

一、国家政策支持加速智能汽车产业发展

据有关部门预测,2015年全球85个主要国家的汽车销量将在同比增长3.8%的基础上,首次突破9000万辆。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的销量有望增长8.9%达2570万辆,保持上升势头。这为智能汽车及相关技术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肥沃的土壤。

而在庞大的市场机会面前,国务院于上半年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所提出的利用三十年时间将我国从制造大国发展成为制造强国,更是一剂强心针。因为基于此要求,工信部已经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掌握智能辅助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初步建立智能网络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到2025年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