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将走向何方?不能把手机体验直接移植

实现智能汽车的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估计可能是在未来10年,也就是到2025年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才会投放市场,实现人们想象中智能汽车所能实现的功能。

特斯拉

汽车技术日新月异,有关智能汽车的讨论也一直伴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而持续。在2015泰达论坛上,来自汽车与IT界的几位大佬面对面辩驳,引来了一场相当精彩的讨论。 

智能汽车研究一直在持续 

到底智能汽车为什么这么热?智能汽车、网联汽车所带来的是否是新一轮弯道超车的机会?对于目前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博士认为,实现智能汽车的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估计可能是在未来10年,也就是到2025年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才会投放市场,实现人们想象中智能汽车所能实现的功能。 

其实,对于智能汽车,汽车业相对发达的美国政府已经定义出三个发展阶段的目标,即第一个阶段是使得汽车的功能扩展,利用互联网技术把一些娱乐的功能与服务扩展;第二个阶段是辅助驾驶概念,其中重点之一是提高汽车的安全性;第三个阶段才是真正的自动驾驶阶段。因此冯飞认为,智能汽车发展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需要考虑阶段性目标是什么、每一个阶段性目标可能要花多长时间等。 

来自大陆集团的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睿凡则介绍,在过去30年时间里,人们在车上已经有很多的智能化系统,并不是说现在突然有了一个智能系统,也不是说每一辆车什么都可以做,智能化汽车是非常长的过程。30年前增加的一些智能化元素已经应用在车里面,诸如自动刹车、主动刹车等方面。 

康睿凡表示,智能汽车不是某一个单一的元件或者单一的系统,它应该是不同系统的整合,然后加入到车内的连接,它同时也要实现车与外部世界的连接以及车与车之间的连接与通信。 

智能的核心是什么 

关于智能汽车的核心内容,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三崎匡美表达了他的观点:智能汽车最核心问题,是通过智能汽车把人、车、社会有效连接起来,让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交通、环境、能源、安全等四大问题真正得到解决。 

来自IT界的人士——乐视EUI研发高级副总裁、乐视车联网CTO饶宏介绍,在现有的各种智能产品与装置中,智能手机是智能做得最好的,但也谈不上真正的智能。但是与传统手机相比,它解决了两个基本问题,即互联与开放。 

对于一辆汽车而言也如此,人工智能可以说是智能设备的最高级别。饶宏希望,除了像运动员一样去玩车,对一般人而言,汽车的最主要功能就是把人从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地点,并且希望在车里面可以享受生活,而不是繁重的劳动。饶宏表示,这可以说是乐视的造车理念,即希望车在第一阶段要解决开放互联问题,第二阶段要解决人工智能问题。 

对此,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高级总监及中国区汽车电子业务负责人徐辉表示,自己不认为达到自动驾驶就是智能汽车了,同时也不认为联网汽车就是智能汽车了。在她的心中,智能汽车或者真正能够达到智能的一个定义,就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实现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实现,这就是最终智能的定义。 

不能把手机体验直接移植到汽车上 

对于汽车业与IT业在相关汽车电子产品的开发周期上,汽车业人士与IT界人士有着较大的分歧。饶宏表示,拿最简单的来说,目前汽车上一些娱乐系统,包括IVI系统,其技术相对落后,这种体验大部分人还在用手机进行,车上的系统反而没有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