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车企抢滩2020:开发新技术 加码新能源汽车
近期,几大主流车企近来纷纷发布了2020年的发展规划,其中有不少与当下颓靡的市场行情和未来不太乐观的整体增长预期形成了明显的反差。那么,车企“十三五”期间的这些宏图大略到底是“放卫星”,还是确有把握呢?
今年以来,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消费需求疲弱,进出口贸易低迷,中国车市销量亦出乎意料地急转直下,各大车企在使出了官降、减产等招数后,都纷纷调低了全年销售目标。
而与此同时,伴随着“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几大主流车企近来纷纷发布了2020年的发展规划,其中有不少与当下颓靡的市场行情和未来不太乐观的整体增长预期形成了明显的反差。那么,车企“十三五”期间的这些宏图大略到底是“放卫星”,还是确有把握呢?
自主品牌“十三五”大飞跃?
今年9月,北汽集团在其成立五周年之际对外发布了2020战略“π计划”,其核心内容可分为“3”、“1”、“4”三个关键词来解读,即到2020年,围绕北汽集团旗下三大品牌模块实现市场突破:北汽自主品牌力争跻身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前三名;北京奔驰争取位列国内豪华车市场第一位;北京现代力保国内乘用车市场前四。此外,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还表示,“北汽回归A股已经提上日程,未来将形成A股+H股同步上市的格局。”
较早之前,东风汽车也公布了“大自主”战略及相应的“十三五”规划,目标是东风自主板块到2020年产销规模必须做到3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商用车达到100万辆规模,东风自主乘用车品牌达到100万辆,包括合资自主在内的其他自有品牌(东风日产启辰、东风裕隆纳智捷和东风本田思铭等)达到100万辆。由于将合资自主品牌也纳入到“大自主”统计范畴,东风“十三五”规划的体量冠绝国内,无疑让其他“国家队”车企面临巨大的规模竞赛压力。
同样具有国企背景的一汽集团,目标也不小,其“十三五”规划是力争实现到2020年共投放18款自主产品,实现自主品牌突破200万辆,在新能源汽车上,要占据全国15%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跑者。届时,一汽整体销量将超过400万辆。此外,一汽集团总经理许宪平还表示,到2025年一汽要实现自主品牌“中国第一,世界前十”的大目标。
近几年锐不可挡的自主车企领头羊长安汽车,其“十三五”规划则比一汽更宏伟,是到2020年长安集团总体产销规模实现45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销量做到247万辆,自主品牌乘用车产销目标预计在150万辆左右。
上汽集团对于2020年自主品牌的销量目标,则设定在了100万辆。同时,上汽集团表示未来五年新能源业务将新增投入200亿元,新能源车目标销量为60万辆。
与上汽和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在“十三五”末期预计要达成的目标一样,广汽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冯兴亚此前也曾透露,“计划到2020年,广汽自主品牌将实现产能100万辆的目标。”
除了几大“国家队”成员,合资车企对于未来五年同样野心勃勃。今年上海车展期间,广汽本田及上海通用先后发布了其2020战略。其中,广汽本田的2020目标是产销100万辆,上海通用则是要实现在国内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超过10%。更早之前,一汽大众及上海大众也分别设立了各自的2020产销目标,均为300万辆。德系三大豪华品牌中,奥迪志在2020年成为全球第一大高档车制造商,奔驰也将赶超宝马和奥迪的时间节点放在了2020年。
是否好高骛远?
毋庸置疑的是,不论自主车企还是合资品牌,要想实现自己雄心勃勃的2020目标,都离不开中国汽车市场本身的持续高速增长。
然而,2015年国内车市增速创近年新低,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1~9月汽车产销1709.16万辆和1705.65万辆,产量同比下降0.82%,销量增长0.31%;其中乘用车产销1460.63万辆和1454.78万辆,同比增长1.49%和2.75%;商用车产销248.53万辆和250.87万辆,同比下降12.48%和11.83%。对于今年汽车市场继续保持正增长,业内都没有太大的信心。
按照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不久前做出的预测,2016年乃至整个“十三五”期间,中国汽车市场将在高基数下维持低位增长,年均增速大约在4%。按照2014年我国汽车总产销量2372万辆和2349万辆计算,4%的年均增速意味着2020年汽车产销将实现3001万辆和2972万辆,与之前汽车厂家整体预测的3000万辆基本持平。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资源中心的专家预测的数据还要略低:到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为2877万辆。
如果上述几大国有车企都能实现自己的2020年目标,那么仅仅是它们旗下的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就要达到1200万辆以上,再加上吉利、奇瑞、比亚迪等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以及中国重汽、陕汽、宇通等商用车企业的销量,自主品牌在整体车市的规模将大大提升。然而,未来五年的中国车市整体形势依旧严峻,合资车企也雄心勃勃,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基本上不太可能每家车企都如愿以偿。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