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新能源汽车与煤炭高效清洁综合利用分析报告

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一直关注甲醇汽车的发展,在甲醇汽车试点三周年之际,他专门撰文指出,在动力能源多元化上,甲醇汽车有它特有的优势,国家应高度重视,各地区省份也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

甲醇新能源汽车与煤炭高效清洁综合利用分析报告

  从工信部2012年42号文件确定开展甲醇汽车相关工作开始,我国的甲醇汽车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在3年多的时间里,试点地区从两省一市扩大到四省一市,目前已经开始运行甲醇汽车的总共有十个省。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一直关注甲醇汽车的发展,在甲醇汽车试点三周年之际,他专门撰文指出,在动力能源多元化上,甲醇汽车有它特有的优势,国家应高度重视,各地区省份也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本期特将全文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案头上刚送来两份资料。一份是一组1987年申领牌照的大众桑塔纳“甲醇汽车”解体前的照片,拍摄于北京南口汽车解体(厂)有限责任公司。另一份是一组山西省晋中市“甲醇汽车试点”运行满两年的车辆“检测报告”。两份资料均为“甲醇汽车”,时间跨越了28年。

  一、回顾

  拍自北京南口汽车解体厂的照片共四张:一张是一辆老旧的白色桑塔纳轿车,两张是前机器盖打开后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发动机舱,另外一张是落满灰尘的汽车仪表盘,仪表盘上显示的行驶里程为:230672公里。再一张是“汽车行驶证”复印件,复印件显示的“车型号码”为:京A/L8046;“厂牌型号”:上海桑塔纳330K8BLOL;登记日期:1987年9月。

  原单位车辆主管介绍:“每次验车,检车员打开这辆车的前机器盖,立刻会发现它与‘普通桑塔纳轿车’的不同之处。首先是机舱内的部件在布局上与普通桑塔纳轿车不同,另外发动机舱内的部件上有‘大众’的vw标,也有‘奥迪’的四环标;在发动机护板上贴有黄底红字的M100标识和英文‘甲醇发动机’字样;在油箱的油泵安装口有红底白字的M100贴标;发动机标牌显示的生产日期是1980年。如果仔细查看,还会发现许多的不同。”

  这不是普通的桑塔纳轿车。这是一辆“东、西德”合并之前,产自当时的联邦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桑塔纳甲醇轿车。这辆桑塔纳甲醇轿车是“中德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M100甲醇汽车试验研究”项目用车。试验研究在中国进行,参与的中方人员来自汽车、石油、化工、卫生、中科院等方面的研究单位,项目所需的10辆甲醇汽车由当时的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提供。从1987年起这10辆甲醇轿车就在北京等城市的路面上行驶,算起来已是28年前的事。

  这个合作项目涉及的范围很广,延续的时间也比较长。从煤制甲醇的能效与环境、甲醇的毒性毒理、甲醇与汽油的掺混、纯甲醇燃料的使用等等,对甲醇作为车用燃料进行了各项应用试验研究,得出了一系列的研究结论和解决方案:涉及甲醇的毒性、腐蚀性、耐久性、冷启动性能等等。

  作为国家级的涉及“甲醇燃料和汽车”的科研项目,这在我国还不是最早的。再往前追溯是1983~1985年“六五”期间的科技攻关项目。当时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了交通运输、发动机、环保、卫生等部门对M15掺烧技术进行了攻关。对M15的毒性、动力性、排放性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检测。其中,在山西省组织了475辆中吨位载货汽车进行M15甲醇汽油商品化示范运营,累计运营里程8000余万公里,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当时的“国家科委”因为机构改革被撤销了,牵头的单位没了,这件事不了了之。

  此后,又有过两次。一次是1998~2000年,原国家经贸委“甲醇燃料汽车(M85)示范工程”项目。由山西省负责组织55辆装有燃用M85甲醇燃料发动机的6600型中巴车的试验示范,效果良好。后来经贸委撤销了,这个事情也不了了之。

  另一次是2003~2005年,国家“十五”科技攻关清洁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应用项目——“甲醇燃料汽车(M85~M100)示范工程”,山西省燃料甲醇与甲醇汽车领导组办公室组织了大同云岗汽车公司、山西佳新能源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与长治第一汽车运输公司共55辆M85~M100高比例甲醇公交车进行示范运营并顺利通过验收。课题结束后,长治一运的甲醇公交车一直在运营,后来又增加至70辆,一直行驶在长治市的公交线路上。

  2005年12月6日胡锦涛同志在我们几位老同志的建言上批示:“关于替代能源问题,请发改委组织科学论证,提出总体发展方向和重点。”随后国家发改委正式发文并成立领导、专家、工作三个小组开展论证工作,形成“替代能源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并于2006年11月20在曾培炎副总理主持的“替代能源工作会议”上向国务院汇报,之后不知是何原因就没有了音信。

  国家标准委对此项工作大力支持,批准立项三个涉及甲醇燃料的标准。其中:甲醇燃料的原料标准《车用燃料甲醇》和高比例的《车用甲醇汽油(M85)》两个标准在2009年的11月和12月已颁布实施,M15低比例甲醇汽油标准仍在待批中。随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还批准成立“全国醇醚燃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12年1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始了山西省、陕西省和上海市的甲醇汽车试点工作,随后进一步扩大,将贵州和甘肃两省纳入试点范围。其中,山西省晋中市启动最早,于2013年3月13日正式启动甲醇出租汽车试点。在运营满一年时曾抽出3辆甲醇出租车,送至天津中国汽车研究中心做了全面的检测。今年的3月13日试点运营刚好两年,按计划开展第二次整车检测工作。

  已进入工信部汽车产品公告的甲醇汽车由当初的2款车型增至15款,参与企业也由当初的吉利汽车1家增至6家。陕汽集团、陕西通家汽车公司、山西成功汽车制造公司、中国重汽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和郑州宇通客车公司均有产品进入公告。甲醇汽车产品除轿车外,新增甲醇/柴油双燃料自卸汽车、厢式运输车、多用途乘用车和城市客车。一汽、华晨和北汽也积极参与甲醇汽车研制。

  二、运营试验与检测结果

  晋中市的试点车辆共计150辆,选用吉利集团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英伦牌甲醇轿车。从2013年3月13日~12月20日,150辆甲醇出租汽车分四批陆续上路运营。截至2015年3月13日,两年时间150辆试点车辆共运行1674.058万公里,最长单车运行里程16.52万公里(晋KT1304),平均百公里醇耗为15.3升,在M100甲醇燃料价格为2.5元/升的情况下,平均每公里燃料成本为0.39元;目前价格2.25元/升,平均每公里燃料成本为0.35元。是汽油车燃料费用的60%左右。曾行驶到天津、河北、河南。

  山西省新能源汽车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晋中节能监察支队,从满一年和满两年运行的甲醇出租车中分别抽取车辆进行全面检测,并围绕运行中的甲醇出租汽车共开展四个方面的检测和监测。

  整车检测:

  2014年3月和2015年3月分两次从运行满一年和满两年的车辆中,各抽取了3辆甲醇汽车,委托天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进行了整车检测。

  两次检测项目基本相同,包括最高车速、次高挡加速时间(60~100km/h)、最高挡加速时间(60~100km/h)、起步换挡加速到100km/h时间、全油门加速通过400m时间、爬坡性能、90km/h等速行驶燃料消耗、120km/h等速行驶燃料消耗、车外加速噪声等9项内容,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

  排放检测:

  2014年3月和2015年3月对两次抽取的甲醇汽车进行了常规排放、甲醛排放的检测。

  常规排放方面:检测内容包括HC排放、CO排放、NOx排放、燃料消耗量、CO2排放。检测报告显示,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四标准,其中部分指标低于国四限额值50%以上。

  甲醛排放方面:“试点技术条件”的限值为10mg/km。实测甲醛排放:运行一年的车辆为0.6~0.7mg/km;运行两年的车辆在1mg/km左右;甲醛排放量为规定限值的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