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冲刺阶段 年底新能源客车大单频出(2)

广通汽车获300辆订单珠海造纯电动公交进军湖北市场 11月下旬,银隆新能源旗下广通汽车和湖北咸宁市枫丹公共交通控股有限公司300台纯电动公交签约仪式

广通汽车获300辆订单珠海造纯电动公交进军湖北市场

11月下旬,银隆新能源旗下广通汽车和湖北咸宁市枫丹公共交通控股有限公司300台纯电动公交签约仪式在珠海市庆华大酒店珠海厅隆重举行,银隆新能源副总裁敖建华与湖北咸宁市枫丹公共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丹胜在银隆新能源董事长魏银仓、营销中心总经理王明军、李昌盛、租赁部总经理陆华彪和枫丹公共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周金华等人的共同见证下签署300台纯电动公交合同,标志着珠海造纯电动公交正式进军湖北市场。

广通汽车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集团公司银隆新能源目前投资超过70亿元,已在国内外打造四大产业基地,年产10亿安时动力电池、1万套动力总成、1万辆纯电动车。

“与湖北咸宁市枫丹公共交通公司合作,广通汽车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电池是比较关键的一点。”银隆新能源副总裁敖建华表示,银隆新能源具有第四代钛酸锂电池技术,这种电池的充电时间大大缩短,只要6至10分钟就可以将电充满。此外,由于公交线路都是基本固定的,该公司根据每条线路不同的里程,在为车辆“量身定做”不同容量的电池,每次进站快充后就可以投入使用,刚好满足该线路的续航里程需求。同时电池-50℃—60℃环境下正常运行,消除用户对纯电动客车安全、可靠性上的疑虑。

据统计,广通汽车制造的电动公交车,不仅行驶在北京、石家庄、邯郸、珠海、湛江、汕头、揭阳、包头等城市的街头,还已成功打进了美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市场。

亚星斩获扬州289辆新能源客车大单

随着政府新能源客车补贴的加大,新能源客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在新能源客车的热潮中,亚星客车也不甘示弱,抓住机遇,斩获扬州289台新能源客车大单。

这批车辆包括189台混合动力公交车和100台纯电动公交车。这批车辆的最大优势就是节能环保。据了解,常规柴油车每百公里油耗约30升,而混合动力公交车每百公里的油耗仅19升左右。因此,混合动力公交车比常规车节能约30%,极大减少了颗粒物和一氧化碳的排放量。纯电动公交车更不用说,利用纯电驱动,实现零排放。

外观上,这批车辆采用了白色和绿色相间的涂装,简洁明快,时尚大气。相信不久以后,这批车辆驶上扬城街头,将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批车辆在设计上更加人性化。母婴座由原来的位置,改到车辆中间部位,这样就实现孩子和母亲面对面坐,不但增加母婴互动,而且方便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

此前投入扬州运营的200多台新能源公交车不管在舒适性和安全性上都得到了乘客的认可和客户的肯定,促成了双方在新能源领域的此次合作,亚星客车将不断创新和改进,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

200辆!中通客车中标四川宜宾混合动力公交订单

12月1日,宜宾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招标结果正式公布,中通客车喜获200台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订单,成为本次招标最大赢家。

据了解,本次中标车型为LCK6106PHENVQ,是中通客车最成熟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产品,在山东、内蒙、山西、陕西等地均有批量销售,同类产品市场保有量近2万辆,是中通客车的明星产品,获得客户一致认可。

该款产品也以其较低的能耗和较高性价比,最终在招标中胜出。该车外型设计采用大圆弧成面、小圆弧过渡的城市公交特点,低入口地板,乘客活动空间大;驾驶采用自动换档技术,人体工程设计驾驶舱,整体设计国内领先;混合动力系统采用国际领先的插电式同轴并联机电耦合驱动集成与控制系统,布置紧凑,可靠耐用。

11月要完成600辆订单任务东风旅行车50辆新能源公交车下线

11月12日,云南省丽江市订购的50辆新能源公交车正陆续下线,其订购商为东风襄阳旅行车有限公司。

据记者了解,东风襄阳旅行车有限公司先后投入上亿元进行纯电动车研发。从电池绝缘、稳定电机,到优化整车设计,逐个攻克技术、标准难题。公司先后获得了17项国家专利,是中国第一个取得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东风襄阳旅行车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高级工程师彭建斌告诉表示:“这50辆公交车,是为云南丽江市量身定制的。这几天,这些新能源公交车就要从襄阳发往丽江。”

在车装配车间,3条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彭建斌说,从10月开始,由于订单不断,工人们的工作时间成了“83”——8小时正常上班,加班3小时。

除了丽江的订单,杭州、重庆订购的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正陆续下线。“这个月要完成600辆的订单任务。截至10月底,我们公司已陆续生产近万辆多种款式的新能源汽车。”彭建斌说。

今年以来,襄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新一轮井喷式发展,前三季度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产值37.8亿元,同比长66.5%。

除了东风襄阳旅行车有限公司,襄阳市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及院所有30多家,拥有近200项专利和实用技术,初步形成了“两纵三横”(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的产业形态,逐步发展了以整车研发、生产(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市政环卫车等新能源商用车),地方企业逐步具备一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环境和条件。